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13岁我多了一份忧愁作文(十五岁多了一份忧愁作文)

13岁我多了一份忧愁作文(十五岁多了一份忧愁作文)

更新时间:2022-11-26 04:12:00
13岁我多了一份忧愁作文(十五岁多了一份忧愁作文)

13岁我多了一份忧愁作文【一】

在坎坷的人生之路上,我本以为:一旦长大,就不需要任何努力。仿佛成长是一种累计,凡是存够了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坐享其成,无忧无虑……但后来,我才明白,不是这样的。长大,意味着多了一份责任。

小时候,我因为年幼,对世界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我喜欢路边美丽芳香的小花,喜欢沙滩上形状怪异的石子,喜欢洞穴里勤劳的小蚂蚁……但是,每当我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出去玩。”时,妈妈总是说:“等你长大再说吧!”

等到十四岁时,我才明白,我才真正长大。

一天,朋友邀请我去玩,我很想去,就问妈妈:“妈妈,你给我去好吗?”可她依然说:“等你长大再说吧!”我一听,大声怒道:“为什么不给我去?每次都是等我长大再说。我都十四岁了,都读初二了还不算长大吗?就不能给我一点自由吗?”说完,我便不屑一顾地冲向房间。

中午,妈妈正在厨房煮饭做菜。我踏着轻轻的脚步下楼梯,准备悄悄地溜出去玩一会儿。但是,我一不小心,碰到了妈妈新买的花瓶。随即听到...

看见妹妹被冤枉,我想:怎么办?妹妹是无辜的,花瓶是我打烂的,我应该出去。但是,如果出去,肯定被打的……我的心忐忑不安,心中有一块千吨重的石头压着。妹妹活不认,眼看妈妈就要一手打在妹妹脸上,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我的心突然冷静下来,毅然迈出勇敢的一步,并喊道:“停!”妈妈停下来,望着我。我走过去妹妹身边,严肃地望着妈妈,说:“妈妈,这件事是我干的,妹妹是无辜的,要打要骂,随你便!”那时,我的心很压抑,很害怕,因为我迎来的是妈妈的打功和骂功。我闭上眼睛,背上全是豆大般的汗珠。但是,过了一会儿,我并不感到疼痛,睁开眼睛,看见妈妈微笑着。我不解,问:“为什么?”妈妈说:“虽然你打烂了花瓶,我挺伤心。但是,我为你终于长大了而高兴啊!知道吗?以前你总是不懂得承担责任,总认为生理上的长大便是长大。现在,你学会承担责任,便是心理上的长大,才上真正的长大。记住,十四岁的你,多了一份责任。”

突然间,人的成长其实是一种经历挫折,积蓄力量,充实自我的过程。成长,是件漫长的事情,是件最丰饶的事情,是件最深情的事情。就这样,十四岁,我多了一份责任……

13岁我多了一份忧愁作文【二】

自信心是人类最美好的源头。

——题记

告别了童稚的童年时代,我迈着轻盈的步伐,跨进了我人生中最美好、最纯真的花季。从前的稚气在我跨进花季之门时就被抛在了门外,十六岁,我多了一份什么?

清晨,起床,轻轻地推开卧室的小窗,一阵阵微风轻轻袭来,吹起了垂散在额前的刘海,我陷入了沉思,在昨夜的生日蜡烛熄灭以后,我跨入了十六岁。“十六岁”在我脑海中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在妈妈的催促下,我出了房门,来到饭厅,餐桌上有着点心、粥、面包,仿佛是在为我十六岁的开始而庆祝,而我的心却不知所措了。

人们常说:女孩子的花季是她们一生中最美妙的时期,而在这个时期,对于我这只“丑小鸭”又能怎样?我长着一和平凡到极点的脸蛋,没有水汪汪的大眼睛,没有微翘的鼻子,更没有樱桃般的小嘴,每当我看到漂亮的女孩子,我便会习惯性地低下头,盯着自已的脚尖,想着:为什么别人就那么漂亮?为什么我却如此地平凡?在学校,我只敢和女同学说话,有时见到男同学,便会迅速地低下头,想尽快地离开他们的视线,想离开这个世界,但,今天,我十六岁了,我多了一份自信、一份属于十六岁的自信。

“你是最棒的,你是独一无二的,你有自信的资本,努力地改变自已,让自已变成一个自信的人,因为你是无可挑剔的。”这是我在半夜十二点零一分时,我生日那晚的后半夜收到的一条短信,只有内容,没有署名,这是我十六岁的第一条短信,也只让我知道了自已的价值的短信。

今天,我十六岁了,我仰着头,挺着胸,走到学校,微笑着向同学说声:“Hello!”轻松地向老师说声:“早上好!”自然地向男同学说声“Hi”!因为,我十六岁了,我多了一份自信,一份属于十六岁的自信。

如果你不是白雪公主,那你就做一个灰姑娘!因为灰姑娘也能找到那份属于她的爱情。如果你不是月亮,那你就做一颗星星吧!因为星星也能为漆黑的天空点缀一丝光亮,如果你不是花朵,那你就做一棵小草吧!因为小草也能为大地增添一份绿色。

十六岁,在十六岁,我多了一份自信,一份属于我自已的自信!

13岁我多了一份忧愁作文【三】

都说年少轻狂,在十四岁的少年身上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所谓“狂”,多数人的理解为少年的桀骜不驯,于我而言,“狂”应该是具有支配任何事的自信——淡定、从容、沉稳、大气,这便是“狂”。

十四岁之前的我还没有摸到“狂”的门槛,舞台灯光下多少显得局促不安,做事唯唯诺诺,毫无淡定、从容的风度。直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把我冲击得通体透彻。

我参加了校辩论队。

也许是太多次投以艳羡的目光,我终于懂得要去追赶。在经过一场轰轰烈烈的练习赛后,老师竟关注到了躲藏于杂草丛一隅的我,她微笑,嘴角抿成一弯月:“你上。”

之后便是匆匆忙忙赶稿子,放学后借用化学实验室,在充斥着多种化学试剂的咸腥空气中,唇枪舌战。我惊奇地发现曾经一说话就打结的舌头此刻竟灵动自如,辩驳的言辞顷刻间奔涌而出。我的大脑转得飞快,嵌在其中快要生锈的齿轮犹如精密的零件环环相扣运转了起来,机械间金属碰撞的荡涤声,在脑中被数十倍放大,不自觉地在颇为乏味的起身和落座的徘徊间,我的举止愈发从容,时而甚至在辩论中向对方报以微笑,有什么在胸膛中灼烧得火热——是自信在带动我。

“我觉得你身上有种咄咄逼人的气势,你的自信决定了我的选择。”言罢,老师顿了顿,“我选你做三辩!”我与她对视,她的眸投射了一个执着的身影——攥起拳,抿紧嘴唇,似有流岩从眼底迸射。

明晃晃的光落下来,辩论赛正式开始。起身,聚焦目光,我熟练地抛出稿子中的问题,在对方的回答中寻觅漏洞,再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脑中的齿轮快速转动,凹槽与齿刃的彼此交替中,我脑海里似有新的火光闪现。我一一破解障碍,再把对方引入圈套。不急不慢地处理好每一个论点,攻辩小结时,我不忘投入感情,加入手势,曾经宛在水中央的“狂”,终是绽放了芳华。

我渐渐摸索到了那份自信,将它融入生活。上台讲课时我应对自如,勇于将自己的想法展示给他人,一颦一笑间仿佛探到了辩论时的影子;与人相处时应对自如,不卑不亢。我甚至感到自己的腰板挺直,向人问好面带微笑,不过分谄媚,却恰当自如。自信带动了我的从容大气,在生命中初露头角。十四岁的“狂”如同沉在坛底的酒,随着酝酿吐露生息,味道愈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初具“狂”的少年还只是浮萍,十四岁的我有了自信,但还远远不够,我要将这份自信蜿蜒,继而让它流淌在青春的长河中。

我在等待,坛中酒香扩散千里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