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冒号双引号在作文中的正确写法(作文中冒号和双引号是怎样占格的)

冒号双引号在作文中的正确写法(作文中冒号和双引号是怎样占格的)

更新时间:2023-04-17 22:24:40
冒号双引号在作文中的正确写法(作文中冒号和双引号是怎样占格的)

冒号双引号在作文中的正确写法【一】

首先,要正确理解记叙文实用性和文学性的统一。记叙文不属于文学的范畴,它属于实用文的一种,这就决定了记叙文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中心,也即人们通过对文章的阅读能有所认识,有所感受。但这种认识和感受不是作者用议论或说明直接告诉读者的,而是读者从文章记叙的人或事件中领悟出来的。这就是记叙文不同于其它实用文的一个特点――文学性。记叙文的文学性就要求文章具有形象性,作者的笔下应该塑造出一个个生动的、真实的艺术形象,不论写景状物,还是写人记事都有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记叙文的这两个性决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融合在一起的,即记叙文是用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展现中心,实现其教育功能和认识功能的。中心以形象为依托,形象以中心为归宿。形象塑造的越真切、感人,对读者的教育、感化作用也越强;反之,文章就没有感染力。如在"迎新世纪"征文中,笔者为了表现农民在科技指导下,在新世纪中的美好前景这一主题,塑造了"父亲"这一形象,以"父亲"的笑容为线索,从父亲辛劳一年无所得而沉默不语到在表哥指导下建成大棚而发出希望的笑这一事件的记叙来表现中心,全文并没有提到科技的作用,但从文章最后父亲那开怀的一笑中,读者不难领悟科技于农民的作用和带给农民的巨大希望。从上面例子,我们不难看出记叙文用形象来说理的特点,理解这一点,也是记叙文入门的捷径。

其次,要正确理解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记叙文要求真实,但什么是真实呢?是否生活的原形就是真实,或者亲身经历的就是真实?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生活本身是繁杂无序的,如果作文是生活的搬抄,那作文就会是没有主次,没有条理的“天书”,而对于中学生而言,亲身经历的`事太少,不可能写什么文章都取材于亲身经历。我认为记叙文里的真实应该是艺术的真实,通俗一点讲就是让读者看了觉得有真实感的真实。这种真实它源于生活,以生活为基础,又高于生活,从生活中提炼出来。这个提炼的过程就是艺术化过程,它决定了记叙文的艺术性。因此,我们在写记叙文时,要对材料进行加工处理,有时只要细节真实,整体情节虚构也无妨。如写《国庆倍思亲》这篇文章,笔者没有亲身经历,整体情节只能靠虚构,但笔者塑造了母亲刻意打扮自己,打扫房间及买父亲喜欢吃的菜等几个细节,表现了母亲在久别的父亲将要回来之前的激动、兴奋心理。正因为有了细节的真实,所以整篇文章的情节虽然虚构,但仍给人以一种真实感。当然对同学们来说,细节的真实也是一个难题,这需要同学们多观察、体验生活,并学会具体生动的描写。

冒号双引号在作文中的正确写法【二】

写完信之后,在信的右下角写上发信人的姓名叫做署名。在署名的前面一般还要加上合适的称谓,如“同学”、“好友”,“弟”“妹”等。

冒号双引号在作文中的正确写法【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和保护,并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很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由于社会环境复杂,存在着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青少年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15岁的始兴县花季少年,学习优异,屡受表扬。家境也不贫寒。但在短短的两个月里,盗窃摩托车8辆。将所得的账款全部用于上网,后被民警发现,方知他将账款全部用于“地下城与勇士”这一个虚幻的网络游戏中。

虽然这个花季少年未满18周岁,可以减少一些刑期。但是这个孩子已经踏上了一条不归路,给孩子的生活蒙上了很大的阴影。

读了上面的故事,你是否也受益了呢?遵守法律、做一个合法公民,要用行动去证明:1、严格要求自己,在校遵守法律法则,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2、树立法律意识,学习用法,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3、提高识别是非能力,学会拒绝不良诱惑,许多青少年因为法制观念不强,抵御诱惑能力差,最终误入歧途,悔之晚矣。我们要以此为戒,让那一些些触目惊心的画面离我们远去。

21世纪——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不可忽视法律——因为它的存在,我们的社会秩序才更加井然有序;因为它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更加自由;因为它的存在,我们攀登的脚步才更加坚实。

冒号双引号在作文中的正确写法【四】

祝颂语是表示致敬或祝贺一类的话,如“此致”、“祝”等。它可以紧接着正文写,也可以独占一行,空两格写。另外,在写与“此致”和“祝”相配套的“敬礼”、“健康”一类表示祝愿的话语时,一般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冒号双引号在作文中的正确写法【五】

①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可以接正文。(不过很少。)

③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④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

⑤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在下一行写日期。

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一行书写未尽事情。

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冒号双引号在作文中的正确写法【六】

亲爱的爸爸、妈妈:

您们好!

人们都说:“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幸福的摇篮,家还是遮风挡雨的避风港。”我们一家三口就生活在这幸福的港湾里。

爸爸、妈妈,这么多年来,这个家记录了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个家也经历了风风雨雨,品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了人间的喜怒哀乐。有许多感人的事情从我们身旁走过,有许多暖流向我们心田流入。在这个幸福的港湾里有充满欢乐的时光,也有令人难以忘怀的伤感。

记得我九岁那年春天的一个寂静的夜晚,在这个温馨的港湾里发生的那一幕,那一夜给我留下太多的伤感。妈妈,您还记得吗?那晚您单位有应酬,夜已深了您还没有回来,爸爸心急火燎,既当心又生气,在屋子里走来走去,看到爸爸您那焦急万分的样子,我更是忐忑不安。“叮铃铃”,一阵电话声响起,顿时打破了夜晚的寂静,爸爸迫不及待的拿起电话,提高嗓门对妈妈谩骂了一阵,抛下“你再不回来你就不要回来了”的警告,“砰”的一声把电话挂了。

我被爸爸这一突然的举动惊呆了,不知过了多久才恍过神来,只见爸爸您坐立不安,我更是心急如焚,心里在呼唤:“妈妈您快回来吧,快回来吧……”,这时妈妈您又来了一个电话,爸爸您用不容分说的口吻说道:“这么多年了,你怎么那么多的应酬,我都不耐烦,咱们索性好合好散。”接着又是“砰”的一声把电话挂了。

此情此景我的心像打破五味瓶似的,感觉特别不是滋味,本来心就像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我的心既像被火烤过,又像被凉水冲过,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簌簌的直流。生龙活虎的我,一下变得无精打采。爸爸、妈妈您们一定不知道我是怎样度过了这个彻夜难眠的夜。

这件事给我那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使我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创伤。我多么喝望一个“创可贴”,抚慰我心中的伤口,而这创可贴要来自您们――爸爸、妈妈的爱和家的温暖。

俗话说的好“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合”、“天上下雨地上流,夫妻吵架不记仇”。几天后您们和好了,我当时有多高兴,您们知道吗?一个非正式的家庭会议召开了,知道礼亏的妈妈您先开了口“我们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这个美好的家是我们共同创造出的,我们不要舍弃?爸爸也愧疚地说:“我也是太急,不该说那有伤感情的话。”听了您们的一番话我心里像吃了蜜似的,这一夜我睡得可香不做了一个美梦。

有人说:“夫妻吵架殃及孩子。”爸爸妈妈您们一定是知道的,我深深知道生活中您们有时还是有不同意见的,但您们为了这个家都能将矛盾化解,打那以后再也没有看到您们吵架了。我们却更加珍惜这个家的点点滴滴,用爱呵护这个家,让我们彼此都感受到家的温暖。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们共同来珍惜这个家吧!不要让痛苦成为回忆,不要让我们的家太孤单,因这我爱我家,我更爱爸爸妈妈!这些话已憋在我心中多时,心里堵得慌,今天一吐为快。

祝:爸妈身体健康!

您们的女儿:XX

冒号双引号在作文中的正确写法【七】

正文一般分为连接语、主体文、总括语三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开头都应另起一行,空两格落笔。

冒号双引号在作文中的正确写法【八】

书信要用黑毛笔、或蓝色水笔、圆珠笔、钢笔写。不能用铅笔,以防模糊不清。也不能用红笔写,这会让对方以为是绝交信。信纸要用专门信纸或稿纸。

(1)称呼、问候用语及信中语气、措词要符合写信人的身份。

(2)要考虑收信人的文化水平及经历,使收信人看得懂信。

(3)要抓住重点,力求写得充实、圆满、简短。

首先,要写得清楚明白,使对方一看就懂。写信是单方面谈话,不像当面拉家常那样,对方听不懂时,还可以解释说明,直至弄懂为止。因此,写信时,要告诉对方什么事情,要求对方办什么事情,或者回答对方什么问题,都要写得清楚明白,一目了然。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这就是:仍照日常说话一样,话怎么说,信就怎么写,朴实无华,本色本香。如果装模作样,堆炮辞藻,反而会显得不亲切,不诚恳,影响双方感情的交流;甚或因咬文嚼字,弄巧成拙,闹出笑话。

其次,要写得简洁利索,使对方一看就能抓住要领。本来么,书信的目的是最为明确的,或是相互问好,或是交流思想,或是传递信息,或是研讨问题,或是有事相托,等等。写信时,若不兜圈子,不说车轱辘话,而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自然就会收到句无虚发,经济明快的效果。而且这种书信,自己写起来,一定是得心应手;对方一看也准能心领神会。如果信的内容,涉及面广,谈的问题也较多,像交流思想、研讨问题等,那么就要和写文章一样,动笔之前,要想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并做出通篇的安排与布局,切不可语无伦次,信笔写来。

再次,要写得优美得体,使对方一看就深感真挚可亲。书信多是亲朋或同志之间的谈话。因此,书信的语言除简洁利索之外,还要注意道德风尚,讲究文明礼貌,能够通过书信的往来,反映出我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和整个社会风貌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信时所用的语言、语气要视不同对象、用途和内容而异。就对象而言,对长辈要谦恭,对平辈要尊重,对晚辈也要避免用教训的口吻,即使对犯有错误的人,也只能以理服人,而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出口伤人。就内容而言,表示问候,要亲切热情;报喜祝贺,要热烈欢快;研讨问题,要心平气和;请教求助,要谦虚诚恳;规劝教育,要以心换心,喻之以理,等等。同时,还要注意称呼、问候和致敬语的选用。

最后,还想谈谈写字的问题。字是书信这一特殊交际工具的辅助性的工具。字写得正确工整与否,必直接关系到这封信能否发挥其交际效能。写信应该用行书,也可以用楷书,一般情况下不提倡用草书,更不应该龙飞凤舞,笔走龙蛇,潦草得叫人辨认不出是什么字来,以致耽误了事情。我国有个优良传统,给别人写信,特别是给长辈写信,必须每个字都写得端端正正,工工整整,否则不够礼貌。有时写得匆忙,字写得不够规矩,还要在最后写上一句:“草草不恭。敬希原宥!”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这一优良传统。

另外,不少的书信,往往是一气呵成。这就很有必要在写完之后,逐字逐句地再检查一遍,看是否由于遗字掉句,或由于写了错别字,而使语意有不够清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