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大课间作文450个字(大课间作文600字五年级)

大课间作文450个字(大课间作文600字五年级)

更新时间:2024-03-19 02:01:26
大课间作文450个字(大课间作文600字五年级)

大课间作文450个字【一】

正心、诚意,只要诚意,就能产生灵验;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正确的心态,愿望就会实现,这就是心诚则灵。

《功夫熊猫》这部电影主要演了在古老的中国有个和平谷,那里高手云集。谷中的阿波是个体重超重动作笨拙的面馆小伙计。熊猫阿波天天梦想当功夫大侠。和平谷高人大师预料太狼会越狱,就召集和平谷的动物,要选神龙侠。本来想来看看神龙侠是谁的阿波竟被选中是神龙侠。石师傅不相信,就千方百计赶阿波走。后来,石师傅相信了,就利用阿波贪吃的个性教会了它所有的本领。阿波拿到了秘籍,经过爸爸的提示,打败了太狼。

当阿波拿到神龙秘籍时,并不懂它的含义。当爸爸告诉阿波面馆秘籍,说没有什么秘籍,心诚则灵。心诚则灵,阿波明白了,根本就没有什么神龙秘籍,是心诚则灵。是啊,心诚则灵。只有诚心诚意的,你想的就会灵验。

在生活中,我也经历过“心诚则灵”。小时候,妈妈要生孩子了。我就学着大人的样子跪在床前,看着床上的标志,祈祷能生一个妹妹。妈妈平安归来,真的是一个妹妹。心诚则灵,诚恳的心终究会感动上天。

心诚则灵,金石为开。为人处事真心诚意,那么如金子石头也能破开。做事心诚,便没有完成不了的事情。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大课间作文450个字【二】

时隔12年,中国女排再度入奥运决赛。惠若琪的一记探头球,让全场屏住呼吸。一个高速旋转的排球,勾连起几代排球女将的热与青春,中国女排三十余年的沉浮图景被缓缓打开。

中国女排代表的是中国精神,中国的骄傲,中国的国风,中国的威风。中国的女排,输不起,也不会输,中国的女排象征的是坚韧、是从容、是强大,从而,中国既然能在历史上博得一席之位,那么同样,也能在全世界的体育赛场上打下一片江山。这绝非是吹牛,因为女排能够吃苦耐劳,能够从容淡定,能够发挥极致,能够拿下第一。这也绝非是能与不能的问题,而是行与不行的问题。郎平年轻时的那个排球馆,挂着这样一句话: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凭什么中国不能做到,凭什么中国要受到冷嘲热讽。女排虽然失误过,但从不会失误一辈子,女排虽然也并未夺得过第一,但从不会让对手一辈子夺得第一,女排虽然流泪过,但从不会就此罢休,挺也要挺过去,也要过去。女排,是什么,女排是国家,是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是国家的荣誉,是国家向世界骄傲的证据!

中国女排,流不流泪,掉皮不掉队。中国女排,只有拼才会赢。这是口号、也是打赢比赛的方法,郎平教练所提出的要求。中国女排,对手比中国强,那就强过他们,他们比中国更强,那就超过他们,他们不屑中国,那就集聚排球精神,战胜他们, 打赢他们,让他们毫无翻身的机会,让他们领教中国排球精神,让他们看清我们中国既是华夏文明古国,又是体育界大展威风的强国,唯有这样,才能打败对手,才能彻彻底底地打赢每一场比赛,才能安心地接过奖牌,才能放纵自己,才能轰轰烈烈地和教练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看着中国的国旗冉冉升起。中国的力量诞生在中国女排精神之中!

大课间作文450个字【三】

《夺冠》讲述的是中国女排的奋斗史,从开始的五连冠到后面的低谷再到后来的重登世界之巅。五连冠,女排精神,这是影响着我父辈一代人的精神,每次和父亲谈论体育,他几乎会念念不忘的提起五连冠,女排精神。这次《夺冠》帮助我进一步了解了女排精神,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

在备战大阪世界杯时,女排担负着国家走向世界的光荣荣誉、人民渴望世界看到中国变强的还有对日本的不服情绪。女排们训练之艰苦,之刻苦,之永不言弃的场景,展现在荧幕前,训练时的伤痕累累深深的触动着观众的.内心,女排精神变得不再抽象,更加情景式地映入头脑当中。当获得第一次世界杯冠军时,举国欢庆,这虽然代表了当时人民渴望世界看到中国的愿望得到实现,也体现了体育的魅力。想起了大学期间,恒大在亚冠夺冠时,校园里的大屏幕下,占满了人,当夺冠那一刻,每个人都大喊恒大np的场景。这和荧幕前的举国欢庆有着一样的氛围场景。

2008年奥运会,女排兵败于郎平带领的美国女排,从此女排一蹶不振,彻底跌入谷底,女排精神似乎也开始被人遗忘,甚至被人觉得不再需要。如何振兴女排,在新时代再现女排精神,考验着女排。郎平披挂上阵,进行了大改革,《夺冠》不再一味地体现新时代训练的艰苦,刻苦,而是侧重于对女排球员的心理疏导,保证女排的全面发展,也赋予了新时代女排精神新的内涵。

整个电影,前面以训练之艰辛来触动观众的内心,后面以比赛的紧张节奏扣住观众的心脏,还是比较值得观看的电影,不会昏昏欲睡。

大课间作文450个字【四】

影片一开始,场景就非常震撼:女排队员们浑身是伤,护膝、队服满是汗污和渍,她们拼尽全力接球、扣球、摔打……宛如战场上奋不顾身的战士。

假期里,全家看《夺冠》这部电影,影片讲述了

郎平的经历把两个时代的女排联系到了一起。她在指导现在的女排时,反复问队员“你们为什么打球?”没有人能给她满意的答案。我想,她一定也很多次问过她自己。

为什么打球呢?“80年代,”爸爸告诉我,“那时我们国家还很贫弱,

那么我产生了疑问:为什么郎平当了教练之后,不让现在的女排也为荣誉牺牲一切了呢?她还是反复提到“女排

我觉得,郎平的“女排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