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苗族节日风俗作文600字(苗族的节日风俗500字作文)

苗族节日风俗作文600字(苗族的节日风俗500字作文)

更新时间:2023-04-07 02:37:04
苗族节日风俗作文600字(苗族的节日风俗500字作文)

苗族节日风俗作文600字【一】

苗族,一个古老文明、讲究礼仪的民族,岁时节庆独特鲜明。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典型食品主要有: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出产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除此,还蕴藏着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苗族在历史上多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过“苗年”、“四月八”、“龙船”节等。

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

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芦笙舞最为流行。

苗族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

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

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苗族节日风俗作文600字【二】

苗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人口众多分布广泛的民族。全国共有苗族740万人,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其中,贵州省分布最多。

苗族地区盛产木材,因此,过去的房屋多为木结构。建筑在山区的吊脚楼,一般分为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或堆放杂物。

苗族服饰式样繁多,色彩艳丽。苗族妇女的服装有上百种样式,堪称中国民族服装之最。较有代表性的传统“盛装”,仅插在发髻上的银饰就有几十种。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龙舟节是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此时万人空巷,云集江边,龙舟竞发,盛况空前。

苗族人能歌善舞。苗族的“飞歌”高亢嘹亮,极富感染力;舞蹈有芦笙舞、板凳舞、铜鼓舞等,以芦笙舞最为普遍。

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的旅游城市——凤凰古城就坐落在湘西苗族聚居区内。小城古朴而清新的风光,以及淳厚的苗家风情,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苗族节日风俗作文600字【三】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习俗和风格。下面,让我来为大家讲一下苗族的风俗和习惯吧!

苗族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的民族,在2000年的人口普查中,苗族总人口为:894,0116人,他们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出产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

说起苗族的历史,那可是源远流长,让表达能力差的人来说就算说上个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而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苗族的祖先起先生活在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和长江中下游;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经常迁移, 一会儿到湖南,一会儿到贵州、过几天又到云南。除此之外,我查阅资料,而资料上还显示说苗族有只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语言。资料上说是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还是个音乐和舞蹈圣地,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除了这些,苗族还有很多的工艺美术,如: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

苗族的简称也有许多,如:他们曾自称“牡”、“蒙”、“摸”、“毛”、 “嘎脑”、“果雄”、“带叟”、“答几”等;他称“长裙苗”、“短裙苗”、“红苗”、“白苗”、“青苗”、“花苗”等等。

这就是苗族。

苗族节日风俗作文600字【四】

进入苗族人的村寨,我们沿途正在欣赏苗绣、苗银等苗族的代表作品,我就听到有人在喊:“大家快来看这位老婆婆”!我心想:“不就是一个老婆婆嘛!世界各地都有,有什么奇怪的吗?”可是,我转念一想,她一定是个不同寻常的奇妙的老婆婆。我边想边往那边跑去,乍一看也没发现什么特别的,就问导游:“这个老婆婆有什么奇妙之处呢?”导游说:“有啊!你没看到吗?虽然她的脸上长满了皱纹,但是,她一根白头发都没有哦!”。我再转脸一看——是啊!她真的一根白头发都没有耶!并且,她还在认真的织布。那块布平整密实,色彩鲜艳。经过介绍和交谈,我才知道,这个老婆婆已经88岁了,居然眼不花,耳不聋!

我走啊走啊,走到了苗族人居住的“小区”。他们的房子都是用木头做的,冬暖夏凉。并且,他们的'房子和我们汉族人居住的建筑非常不一样,让我来慢慢讲给大家听吧:我们的家门门牌,一般都是“几零几”这样。但是,他们的房子旁,都写着自己的姓。比如说,我姓陈,那么我的房子旁边,就写着“陈氏之家”。苗族,还有一点和我们不一样:那里的孩子,14岁就算成年了,就可以外出打工了。

村子里有个阿姨,人很热情好客,邀请了我和妈妈去她家坐坐,还给我们讲了很多苗族的传统。我就挑一个来说吧!她说:“别的地方给小孩喝水都用保温杯等等这种摸起来不烫的杯子给小孩喝水。小孩一摸杯子——嘿,不烫!便抱起来就喝。如果里面的水很烫的话,孩子就会烫到。但是,我们却不一样:我们给孩子准备水,都用铁杯子。因为,如果水很烫的话,孩子一摸——啊!真烫!就不敢去拿它、喝它,所以,我们这里从古至今都没有发生过烫伤的事情……”

啊,勤劳智慧的苗族村落真是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