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八下语文作文事例(八下作文事例素材)

八下语文作文事例(八下作文事例素材)

更新时间:2023-09-07 20:32:29
八下语文作文事例(八下作文事例素材)

八下语文作文事例【一】

这个游戏从表面上看只不过是一个报数的游戏,可是,它还有“陷阱”,规则有点复杂。“1-2”还是照常报数,,可是到“3”了却得报“4”,到“4”时却得报“3”,这就是“颠三倒四”,一不小心就会出错。到“7”时不能报数,得做动作,跳起来双手上举,“8”也不报数,做动作,跳起来双手下伸。到“10”了,还得双手抱肩,也不报数。报完“1-10”就重新开始,而且会改变方向。说错了的,还会吃“板粟”,被同学们打头,错了三次,就要被罚写一篇作文。

开始玩游戏了,第一轮就给了我沉重的打击,本应该报“4”的,我却条件反射般地报“3”,我真是太愚蠢了。我吃了同学们的不少“板粟”,真的是太令人尴尬了。一出错,我就更加紧张了,而且报了几轮后,难度又开始增加了,有顺时针和逆时针。结果,越紧张,越容易出错,我把顺时针和逆时针搞混了,旁边的同学双手抱肩后,我不知道是该我说“1”呢,还是他左边的.同学说“1”,我又呆了几秒,输了,又吃了不少“板粟”。这时,其他的同学可兴奋了,因为到目前为之,我已出错两次了,是最有可能被罚写的。第三次的时候,我小心翼翼地报着数,一圈报完了,我没出错,两圈下来了,我也没出错,我的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运的云,心情也轻松了一些了。可是难度又增加了,不仅顺时针、逆时针交替着报,而且还加上英文和中文交替着报。“1”、“2”、“4”、“3”,到我了,我却鬼使神差般地说了“FIVE”。我的妈呀,我又出错了。同学们大笑,整个教室都沉浸在欢笑着,只有我无比尴尬,我终究没有摆脱写作文的命运,我脚下的那朵幸运的云飘走了。还好,游戏接着进行,我想:下一个会是谁陪我写呢?有人作伴,总比只我一个人罚写要好。原来是朱博颖,她本该上举的结果做成了下伸,顺时针变逆时针的时候,她没反应过来,她已错两次了。这时,那些一次都没错的同学兴高采烈地手舞足蹈,朱博颖紧张得嘴唇咬着手指。“ONE”、“TWO”、“3”,到朱博颖了,她脱口而出说成了中文。她的脸顿时变得通红,她一共输了三次,也要被罚写了。这时,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我更是为朱博颖喝彩,我们是同病相怜了。

这就是《七上八下》的游戏,怎么样,想“七下八下”的心情,就来玩这个游戏吧。

八下语文作文事例【二】

东晋诗人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有一次,郡里的督邮到彭泽检查公务。郡里派人送信给陶渊明,要求他做好迎接准备,也就是备好礼品,备好美食佳肴,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来迎接。

陶渊明气得将信撕得粉碎。他大声说:“我决不为小小县令五斗米的薪俸,就低声下气地向那些家伙献殷勤!”说完,脱下官服,摘下官帽,交出官印,就辞官回家了。

分析:没有高尚的品德和气节就无法做出这样的举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世代相传,这正是人们对高尚品德和气节的追求与向往。

话题:“品德与气节”“人生的追求”

八下语文作文事例【三】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40年如一日,为中国的独立富强而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他自己别无家产,仅有书籍、衣服、一所华侨捐献给他的小住宅。他革命一生的原动力是什么?就是“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崇高信仰。

分析:孙中山执著无悔于革命,在于他有崇高的信仰,即“人群之需要”。信仰如山,仰之弥高。

话题:“成功与信仰”“成功的动力”“可贵的信仰”

八下语文作文事例【四】

南开中学的创办者张伯苓16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驾驶。毕业后,他参加了“甲午海战”,但军舰一出海就被击沉,这对他触动很大。1899年英国强租我国威海卫军港,张伯苓亲眼看见,第一天在港口升起的清朝国旗第二天就降下来了。强烈的爱国心促使他毅然退出海军,回到天津筹办学校。他四处奔走,筹集资金,终于在1907年办起了南开学校。张伯苓一生全力办教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分析:只有祖国的富强,个人才有尊严。为此,张伯苓不余遗力地创办学校,希望能以教育培养振兴中华的人才,其爱国热情让人感动。

话题:“教育与爱国”“人生的目标”

八下语文作文事例【五】

年轻时的左拉很穷。为了抵挡饥饿,他拿捕雀器在屋顶上捉麻雀,用挂窗帘的铁丝将麻雀串起来在火上烤着吃;为了坚持写作,他把仅有的几件衣服也送进了当铺,只能用被子来御寒。偶尔得到一个蜡烛头,他竟会如过节似的高兴,因为今夜可以读书写作了。正是贫穷磨砺了他的意志,他终于写成了轰动一时的《卢贡·马加尔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