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英雄作文素材积累150字(英雄人物作文素材摘抄)

英雄作文素材积累150字(英雄人物作文素材摘抄)

更新时间:2024-03-01 00:30:16
英雄作文素材积累150字(英雄人物作文素材摘抄)

英雄作文素材积累150字【一】

江南,是你心灵栖息的地方。

古往今来多少人在这里寻找到了生命的归宿。传奇女子三毛,浪迹天涯几十年,头发上沾的什么风都有的她,一来到江南便哭了,像见到了亲切的老祖母,她终于找到了生命中可以停歇心灵的地方。江南巨贾沈万三,历经商场的风风雨雨,最后仍是定居在周庄的水边,不再争名逐利。还有不留名的文人隐士,或许他们也曾想金榜题名,仕途得意。然而日复一日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终是使他们累了,于是他们打点行囊。到了江南,终老于斯。(2006年高考浙江卷满分作文《栖息江南》

【所用话题】“生有所息/生无所息”(2006年浙江高考作文试题

【素材点拨】 清朝涨潮说:“人生之乐莫于闲,闲非无所事事也。闲者能读书,闲者能游名胜。”三毛的旅行杂记感染了整整一代人,除了她优美洗练的文笔,记事真实的风格之外,一定还有她游历中的悠闲从容,而本文作者说连浪迹天涯的传奇女子三毛也把江南作为生命的归宿,更显出了江南的清纯,江南的美好,让我们也不觉中随着作者的文字感受到了老祖母的心闲神宁,领略到了老外公的悠闲从容,吴侬软语柔情款款,把栖息江南的情思如流水一般注入每一位读者的心灵。

英雄作文素材积累150字【二】

李时珍:一生为医

是谁背着竹篓,在深山老林中穿梭;是谁脸上沾满泥土,对着草儿开心地笑;又是谁每天冒着亡的威胁,生无所息地尝遍百草。没有语言,只是为了让医学著本更加完备;没有赞扬,只有满屋的草药味伴他一生;没有人知道,他付出了多少艰辛,只留下一部旷世之作《本草纲目》默默向人们吐诉。他的一生都给了草药,没有停歇,没有停歇……

王顺友:感动中国

在颁奖晚会上,他仍一身朴素的制服打扮,他朴实得如同一块石头。一匹马一壶酒一个人,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自打从父亲那里接过邮政包,他就开始了他的邮政生涯,一走就是20年。他跋山涉险,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递着人间最原始的交流方式。20年来,他没有丢过一封信件。现在,他仍旧走着,走着,山的那边还有山,他还要继续走下去,走下去,用自己方式传递人间最温暖的真情。

他们都用自己的一生交换他们所追求的东西,更忍受了我们难以想象的煎熬。他们只是用无声的行动帮助别人,用不停歇的一生实现着自己的承诺,告诉世人,生无所息,生生不息……(2006年高考浙江满分《那些永不停息的人》

【所用话题】“生有所息/生无所息”(2006年浙江高考作文试题

【素材点拨】(1在这篇内容充实的文章里,作者紧紧扣住“生无所息”话题,围绕标题中“永不停息”四字,列举古今中外三个典型事例,写了李时珍、阿拉法特(略、王顺友用一生的时间奉献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无怨无悔,取得令人欣羡的硕果,三位战斗于医学界、政治界、生活界的人,内容丰厚而契题。(2三个事例涵盖了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典型,以少总多,显示了选材上的匠心。(3文章通过“一生为医”“橄榄战士”“感动中国”三个工整的小标题,刻画了三个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而且,在叙述的事例过程中,小作者笔底藏锋,语带激情,整散结合,长短交叉,气势贯通,其中写李时珍部分意境悠远,很好地突出了中心。语言娴熟老道也是事例成功运用的重要方面。

英雄作文素材积累150字【三】

齐白石晚年变画法

(创新就要勇于突破自己

1920xx年,年近花甲的齐白石在艺术上已达炉火纯青的境界。但是他没有满于现状,他希望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显示新意。

一天,绘画大师陈师曾登门拜访,齐先生拿出自己的绘画作品请大师指正。陈师曾看后,对齐白石的高超技艺大加称赞;同时,他还指出了一些不足,希望齐白石能在此基础上另辟蹊径,形成自己的风格。从此,齐白石闭门谢客,苦苦钻研琢磨,刻意求新。经过十年的艰苦探索,他终于走出了一条突破自己、超越前人的艺术新路!

此时的齐白石,摆脱了民间艺术中粗糙繁琐的成分,融合了文人画简练隽永的笔墨,并创造性地以篆刻和金石之笔入画,终于形成了自己形神兼备的特色和刚劲清新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画坛自创了“红花墨叶”派,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全新的艺术境界。

打破常规的广告

(创新要转换思维方式

给化妆品做广告,按“常规思路”就该请玉女作模特;但南京某化妆品厂却请了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太太现场试用,然后大唱该厂产品的赞歌。结果购者如潮。按常理,应该“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可某手表厂却偏要说自己的“瓜苦”,郑重向消费者宣布“我厂手表走得不准确,二十四小时会慢二十四秒,请君购买时三思”。“上帝”们深感其诚,纷纷掏腰包戴上了“慢24秒”的表。

世上万事,似乎都有常规,但若打破一下常规呢?不妨开拓一下思路,往往能柳暗花明。

摩根是美国的大富豪,在他年轻时携妻子闯美国之际,还是一个穷光蛋。为了生计,他开了一家杂货铺卖鸡蛋。摩根卖鸡蛋时发现顾客常常抱怨他卖的鸡蛋小。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总结之后,他让妻子来卖鸡蛋,结果顾客不嫌鸡蛋小了,原因是摩根的手又粗又大,同是一个鸡蛋,放在一个女人的纤手里和放在一个男人粗壮的手上,在购买者的视觉上,鸡蛋就不是同一个鸡蛋了。把鸡蛋放在纤细女人手上卖,“粗”与“细”一更换,便顾客盈门,财源滚滚了。

当瓦匠还是培训瓦匠

(思路创新才能生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建筑业大发展,砖瓦工的价码看涨,许多报刊刊登“招聘砖瓦工”的广告,这对失业者是天赐良机。

一贫如洗的迈克为了生计,由明尼波利来到芝加哥。他看到广告后,真后悔自己为什么不先去学砖瓦工,否则就不会为找工作东奔西跑了。

有朋友拉他去滥竽充数,混在砖瓦工中当当下手,虽然报酬差点,但总比失业要强点。

迈克没有这样想,他冷静下来后,一个独特的主意冒了出来:“既然到处都招收砖瓦工,那砖瓦工从何而来?我为什么不办个培训班,向建筑主提供技工呢?”

想到这里,迈克不禁哑然失笑。他自己根本不懂砖瓦技术,怎么培训别人呢?不过,迈克毕竟不是墨守成规的人,他通过朋友,打听到一位技术娴熟且带过不少徒弟的瓦工师傅,并说服他同自己一起开办培训班。

不久,“迈克瓦工速成培训中心”挂牌,许多想当砖瓦工而又不够格的工人蜂拥而至,他们愿出高价接受技术培训。后来,迈克又与建筑业联手,使他的“中心”不仅有培训的功能,而且还能帮参加培训者安排就业。

不懂砖瓦技术的迈克却在砖瓦业中大赚其财。

任何人都不可能样样都行,从而有可能在多变的人生中遭遇阻力。变通思维,曲径通幽,不懂砖瓦技术的人能在砖瓦业中大赚其钱,正是受益于创造性思维的能量。

垒高自己

(创新需要毅力与坚持才会成功

一个皮革商喜欢钓鱼,他经常去的地方是纽芬兰渔场。有一年冬天的一个早晨,皮革商又来到了这个渔场。也许是因为头天晚上下过大雪,那天天气很冷,飕飕的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皮革商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在结冰的海上凿了个洞,然后开始钓鱼。他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钓的鱼一放到冰上很快就冻得硬邦邦的了,而且只要冰不融化,鱼过个三五天也不变味。难道食物结了冰就可以保鲜?皮革商这样问自己。他开始了试验。经过多次探索,他发现不仅鱼类在冰冻条件下可以保鲜,其他食物,比如牛肉、蔬菜都可以这样做。他决定制造出一台能让食品快速冰冻的机器。摸索的路是艰难的,在研制速冻机的过程中,皮革商吃尽了苦头。但他从不气馁。通过反复地试验、不断地总结经验,皮革商终于成功了。他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了专利,并且以300万美元的天价把这项技术卖给了美国通用食品公司。他就是世界上第一代冰箱的发明者——美国人巴尔卡。

两位书法家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

清代乾隆年间,有两个著名的书法家——刘石庵和翁方纲。翁方纲极认真地模仿古人,讲究每一笔每一画都酷似前代的某某,例如这一横要像苏东坡的,这一捺要像李太白的。刘石庵则正好相反,不仅苦苦练,还要求每一笔每一画都不同于古人,讲究自然。有一天,这两位风格不同的书法家碰到了一起。翁方纲有些嘲讽地对刘石庵说:“请问仁兄,你的字有哪一笔是古人的?”刘石庵却并不生气,相反还笑眯眯地反问了一句:“也请问仁兄一句,您的字,究竟哪一笔是您自己的?”翁方纲听了,顿时张口结舌。

重视前人,继承前人的成果,固然无可厚非,但是,任何一门学问和技艺又总是要向前发展的,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半步,只会使这门学问失去生命力,直至灭亡。

齐白石先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走不出前人的框架,自然也就不会有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