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三代人的生活变化作文(三代人的生活环境作文)

三代人的生活变化作文(三代人的生活环境作文)

更新时间:2023-10-20 15:48:08
三代人的生活变化作文(三代人的生活环境作文)

三代人的生活变化作文【一】

无论是爱一行干一行,还是干一行爱一行,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都要有爱。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真正地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贡献力量、为生命创造价值。每个人内心的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其实都来源于我很重要、我觉得自己被需要的成就感与责任感。

《变化中的中国生活因你而火热》既是电影,也是一部记录了在各行各业努力拼搏奋斗的中国青年的工作与日常生活的纪录片。这些年轻人所从事的工作有些是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比如基层民警张震男,高中历史教师魏祺;有的工作是我们尽管经常听说,而实际上却不曾有机会深入了解的,比如妇产科医生韩杨,青年创业者舒畅;还有一些职业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鲜少听闻、甚至有可能不认为这是一份工作的职业,比如拳手张方勇和敦煌壁画研究员李佛。尽管这些不同职业每天的工作内容千差万别,但却都有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对于自己职业的赤诚热爱和日复一日的坚守奋斗。

想要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职业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因为无论身处各行各业,无论是对自己的工作没有那么擅长熟练还是早已娴熟到信手拈来,都一定会经历一些起起落落的时刻。基层民警张震男被称作24小时民警,这个称号本身就暗示了日常工作的繁重程度,就连他自己也忍不住在过年时向家里人倾吐心声:尤其是后半夜接到电话,心里都一哆嗦。妇产科医生韩杨的工作同样是不分昼夜、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没有明确界限的。在一口气喝光一杯水后,她又从饮水机里接满一杯水又迅速一饮而尽。一天忙着做手术以至于没有功夫喝一口水的韩杨,在短暂的休息间隙后还要匆匆赶去开会,汇报本周妇产科的工作情况。

难能可贵的是,《变化中的中国生活因你而火热》并不是仅仅将镜头用于描摹这些青年工作者的拼搏与奋斗,也通过展现他们生活中幸福美好的高光时刻来记录下一个个纯粹笑颜和眉头舒展。张震男在饭桌前跟家人插科打诨惬意聊天,才知道已经立业的他也有一个想要成家生子的小小愿望。平时觉总是不够睡,跟家人聊着聊着就靠在炕头被子上安静地睡着了。帮助无数小生命降临人世间的韩杨经常会因为工作忙碌错过很多与孩子的相处时间,但只要能在休息时间跟孩子视频通话、看看视频里孩子们的可爱瞬间,她就会觉得一切都是真正值得。

新的时代正在到来,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电影《变化中的中国生活因你而火热》中的每一位年轻人都将自己对工作的单纯热爱熔铸成不懈信念,因此当身心放松下来时,也能够全心全意地充分享受生活给予他们的每一个高光时刻和精彩瞬间。

什么没变?这永恒的信念没变。当九十岁的航天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给出这个浅易朴素而意味深长的回答时,一下子就明白了这变与不变中蕴含的深意。中国继往开来迎来新时代,变的是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而那不变的浓缩成两个字就是信念,是每一个中国人内心都在默默坚守、初衷不改的信念。

电影《变化中的中国生活因你而火热》这个片名很长,但却不容删改,或者说一旦删改就不能将原本的涵义表达完尽。变化中的中国讲的是宏观的处于不断发展进步的动态之中的中国,而生活因你而火热则巧妙地将视角对准了新时代里的每一个见证者、开创者和建设者,通过他们各自忙碌且充实的工作与生活日常,看到他们在追梦路上的艰苦奋斗和对职业对生活的单纯热爱。生活因他们而火热,生活因我们而火热。

主创团队历时三年、前后跨越二十六个城市、调研了一百多月活跃于各行各业的工作者,最终选取了最富代表性的其中六位来细致呈现。拳手、基层民警、青年创业者、妇产科医生、高中历史教师、壁画研究者六种或熟悉或陌生的职业有着各自新鲜忙碌的工作日常,而他们的生活轨迹、欢乐与烦恼都在这部电影中得到最真实细腻的`展现。

《变化中的中国生活因你而火热》的影片叙述逻辑非常清晰:六位奋斗者的生活轨迹穿插融合,一开始是对各自职业和工作状态的简单介绍,接下来是更加具体的工作场景和具有代表性的矛盾冲突,而后是诸如过年团圆休憩聊天等更趋于平淡日常的生活场景,最后对每个人物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给出了阶段性的小总结,有的不再迷茫找回了生活方向,也有的在历经长时间的艰苦付出后不声不响接受了失利的结果,又在不断调整尝试后回归正途。这是最鲜活的奋斗者群像,是打上了属于自己独特印记的火热奋斗史。

既然是工作就免不了有烦恼有压力重重,但这些奋斗者们无一例外都在镜头前留下了一张张动人笑颜。拳手张方勇在电影开场因不敌对手,带着一身重伤黯然离场,期间为生计还放低姿态当起了外卖骑手,最终在卧薪尝胆后以49:46的优秀成绩成为当之无愧的外卖拳王,激动得亲吻脚下的赛场;妇产科医生韩杨在长时间连轴转的繁重手术后,看着手机里孩子们的可爱模样露出如释重负的笑脸;历史老师魏祺带着几名学生年前在河西走廊旅游一趟,谈丝绸之路悠久历史也谈高考后的人生规划正应了魏祺跟家人聊天时说的那一句:快乐总比烦恼多。

时代永远在不断发展变化,在全新时代里要坚守住信念不变,永葆对职业的热情,对生活的热爱,也许这就是《变化中的中国生活因你而火热》所要向观众传达的。

三代人的生活变化作文【二】

凡是棋坛的高手下棋,都是不拘泥于棋谱,随心所欲的摆布,酣畅淋漓地拼,为了胜利,出手变幻无穷。棋手的最高境界,成了多样化解答的最好诠释。

试问:世上有哪两局棋是一模一样的呢?

有了多样,才有了比较。各种各样的方法罗列于我们的面前,是为了给我们挑选。别出心裁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更好地解决问题,才是我们的.动机之本。

曹冲称象,不用称杆而用船;高斯算数列,不计算而是“凑数”……不排斥传统方法的可行性,但更无法否认新路的妙处。

泱泱历史长河,荡出了多少个另辟蹊径?

但是种种解题之道,决非浮于事物表面,一目了然。你得动用思想,探寻奥秘。即便是“妙手偶得之”,也得有量变的积累。启动联想的发动机,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发散,迁移,你才能由衷地赞叹:“这个世界本来很精彩!”

我们中国人,似乎有墨守成规的传统。一就是一,二就是二,1+1永远是2,守规矩成了人们眼中最好的美德。

“雪化了就是春天”,判错,因为标准答案是“水”。

“临危不惧”,判错,因为标准答案是“视如归”……

红的大叉,停手吧,你们可知道,你们在缠绕着怎样鲜灵的魂魄啊!

否认答案的多样性,就是否认世界,否认生活,否认真实。

不愿看到未来的中国,成为小脚般的畸形。

可喜的是,中国也有推陈出新的传统。早在几千年前,《战国策》中就对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陈旧思想进行尖锐的讽刺。

因之,有了商君。

后来,有龚自珍高唱“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现如今,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走的可不是前苏联的老路。

新时代在召唤,丰富多彩本来就是这个世纪的主题,我们可得跟上时代的列车,叫地球震惊于这个五彩缤纷的新国度。

我又在想:这大概就是西部大开发时不易建一条公路的原因了吧?有了路网,有了选择,才会腾飞!

你又选择哪条路?

三代人的生活变化作文【三】

有关韩愈日常生活的探讨大致如上。通过研究,我们不仅大致知道了韩愈的生活状况,而且还了解了当时社会的一些情况,比如幕府官员生活水平较高、写碑铭挣钱之多、官员宴会的极盛、租房多而买房不易、出行对仕宦与礼制的冲击等。总之,本文不是全面研究和评价韩愈,只是想通过韩愈的日常生活来展现唐贞元长庆时期一个文人型官员的生活水平、生活内容、生活习俗。

当我们将当时其他文人型官员如柳宗元、刘禹锡、元稹、白居易等人的生活也都各各作出研究并且将他们互作比较的时候,一个时代的一个阶层或一种类型的人的生活方式生活内容就会凸现出来。这也许会为理解当时的人的发展变化、制度的发展变化、以及社会的发展变化提供某些生活方面的原因和依据。这就是我们研究韩愈日常生活的一个主要的目的

三代人的生活变化作文【四】

我们这里所说的“日常生活”主要指“衣食住行”,即最基本最日常的生活。其他如婚丧嫁娶等虽很重要但非“日常”,目前不在我们的研究范围内。

韩愈“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是唐代振兴儒学的重要人物。在那篇重新归纳提炼儒家学说的名篇《原道》中,韩愈除举出儒家在仁、义、道、德、文、法、民、位几方面的规定外,又指出“先王之教”,“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将衣食住纳入了儒家学说范畴,或者反过来说他认为儒家学说应该包括衣食住等内容,儒家思想应该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去。由此可见韩愈对衣食住行的重视。所以韩愈在反对佛道二家时,也主张恢复僧侣道士的宗教生活为儒家提倡的正常的日常生活,所谓“庐其居”、所谓“使吏卒脱道士冠,给冠带”即是如此。韩愈甚至说,即使“佛”本人真的来到唐朝,皇帝对他也“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待遇与对一般外国宾客相同,而这待遇实际就是朝廷礼仪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表现。

从儒家观点出发,韩愈主张生活上遵循常理,反对神鬼禁忌。比如在饮食方面,他批评那些相信服食的人,说“五谷三牲,盐醯果蔬,人所常御。人相厚勉,必曰强食。今惑者皆曰,五谷令人夭,不能无食,当务减节。盐醯以济百味,豚鱼鸡三者,古以养老。反曰是皆人,不可食。一筵之馔,禁忌十常不食二三。不信常道,而务鬼神”。他又拿自己和伯兄相比较,说“伯兄德行高,晓方药,食必视《本草》,年止于四十二。某疏愚,食不择禁忌,位为侍郎,年出伯兄十五岁矣”,表现了一种务实不务怪的生活态度。

一般而言,韩愈不太追求物质享受。这一点有别于其他文人型官员。在韩愈看来,只要日常能够度日,妻子儿女能够不受贫寒就可以了。比起生活的舒适来,他更追求自己志向的实现。他曾在《与卫中行书》中说自己在徐州的日子,“比之前时,丰约百倍。足下视吾饮食衣服亦有异乎?然则仆之心或不为此汲汲也。其所不忘于仕进者,亦将小行乎其志耳”。这种生活态度使韩愈不去追求钱财的积累,而宁愿拿出一二十万钱去资助学生或捐款修庙。与此相对应,韩愈很看不惯豪家子弟的生活方式,对学官中的“豪家子”和长安的“众富儿”都表示过不满(详后),对“刮磨豪习”的宗室则予以表彰。这种生活态度甚至影响了他的交友。于是我们看到,韩愈最好的朋友都是一些能文然而比较贫穷的人。

韩愈对生活总的说又取一种比较严谨的态度,对他人对家庭也都比较负责任。元和十五年(820年)韩愈量移袁州。袁州属江南西道,在治所南昌有一座名闻遐迩的滕王阁。韩愈年青时就“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这次成为江南西道治内的一州刺史,本来完全可以找个理由去南昌一趟,看看这一名楼,但由于“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这就是韩愈的一种不以私利而破公制和不假公事以遂私愿的态度。韩愈还特别反对那些不愿为他人为家庭负责的人。他曾经碰到过一个“圬者王承福”。此人不肯娶妻生子,嫌这样做太劳心劳力。韩愈批评他是“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说“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畜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韩愈不仅对家庭负责,就是对自己的亲戚朋友,也常常给予许多真诚的帮助。所以皇甫湜在《韩文公神道碑》中说韩愈“内外茕弱悉抚之,一亲以仁。使男有官,女有从,而不啻于己生。交于人,已而我负终不计,则庀其家,均食剖资与人,故虽微弱,待之如贤戚。人诟笑之,愈笃”。这种生活态度是韩愈真诚助人性情的体现,但同时也使他的生活总是处于一种相对较低的水平。

三代人的生活变化作文【五】

在探讨此问题之前,首先要交代一个背景,即当时官员的家庭结构问题。一般而言,当时官员的家庭构成往往不仅包括夫妻子女,而且还包括前来投靠的亲戚。学者陈弱水最近发表了一篇题为《试探唐代妇女与本家的关系》的论文。文中指出唐代妇女在丈夫后回本家(即娘家)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我们知道,妇女回娘家住往往还要带着孩子,这样就造成了一个个比较大的家庭,使娘家的父亲或兄弟在生活中需要负担的人口变的多起来,再加上当时似乎有个惯例,亲戚投奔拿俸禄的官员,或者说拿俸禄的官员养活前来投靠的亲戚(甚至朋友)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于是家庭成员增多了,家庭规模变大了,家庭负担也就随之变得重了起来。我们举几个例子。比如贞元元和间的名臣阳城与兄弟住在一起,又“有寡妹依城以居,有生(甥)年四十余,痴不能如人,常与弟负之以游”,则阳城不仅养活了自己的弟弟,还养活着妹妹及妹妹的儿子。

又如殿中侍御史李虚中“昆弟六人,先君(指李虚中)而殁者四人。其一人尝为郑之荥泽尉,信道士长生不之说,既去官,绝不营人事。故四门之寡妻孤孩,与荥泽之妻子衣食百须,皆由君(指李虚中)出”。李虚中没办法,为了养家,只好去“佐河南水陆运使。换两使,经七年不去,所以为供给教养者”。这是说以一人俸禄养五家人口,可知负担之重。从中还可知,若担任像水陆运使这类财政官员的属官,收入比较可观。第三个例子是亲王长史李仁钧。他在汴州当官时对朋友很好,后来到了洛阳,“则又不忍其(指旧时朋友)三族之寒饥,聚而馆之,疏远毕至”。这就不仅是养家实际还包括抚养朋友的子女及亲戚,以致弄得“禄不足以养”,迫使自己的儿子李础不得不“从事于外”,以减轻父亲养家的困难。类似的例子真是多到不胜枚举。因此这样一种亲戚朋友投靠有俸禄者,以及有俸禄者有义务养活他们的习俗或惯例,影响了当时许多人的生活水平,韩愈就是其中之一。

就总的生活水平而言韩愈应该属于不太富裕的阶层。特别是元和八年(813年)他四十六岁之前,除短时期外,生活一直比较艰辛。众所周知,韩愈三岁丧父,养于兄韩会处。差不多十二岁时兄,由嫂子抚养成人,这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也正是由于家庭生活困难,为了养家,韩愈遂西上长安,所谓“家贫不足以自活,应举觅官”就是这个意思。这样,在贞元二年(786年)韩愈十九岁时,他开始了自己的生活。从这时直至二十九岁时入汴为董晋的观察推官止,十年间他中进士考宏词,四处求官不得,生活艰难,“终朝苦寒饥”。那么这一段他既然没有得到官,其生活来源又是什么呢?关于这一点,由于史料缺乏,我们只能作一点推测:估计就像他后来经常资助朋友和找上门来的士子们一样,他也只能靠投靠权贵来求得一些帮助。从三次《上宰相书》中我们可见那求人的诚恳和迫切。后人往往以此讥笑韩愈,其实从韩愈当时的生活境况及当时的社会风气看,这都是完全正常的。韩愈求人资助留下来的唯一实例是他求到了北平王马燧头上。韩愈后来追述说:“余初冠,应进士贡在京师,穷不自存,以故人(指韩愈兄韩弇)稚弟,拜北平王于马前。王问而怜之……轸其寒饥,赐食与衣。”唐代士子应进士举,在京师的生活总的说来比较艰难。他们长时间得不到官,没有俸禄,只好求人度日。

韩愈自贞元十二年(796年)为汴州董晋的观察推官,十五年(799年)为徐州张建封的节度推官,到十六年(800年)冬回京参选,这段日子过得比较舒服。前引所谓“于汴徐二州,仆皆为从事,日月有所入,比之前时,丰约百倍”,讲的就是这段生活。他在《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中也说在徐州“箧中有馀衣,盎中有馀粮。闭门读书史,窗户忽已凉”,心情悠闲,远非求官时的燥急可比。这里我们还想指出一点,即在唐后期,同是地方官,做节度使观察使的幕府官员如推官巡官之类,收入是比较丰厚的。卫中行的哥哥到岭南去炼黄金,“药贵不可得,以干容帅。帅且曰:若能从事于我,可一日具。许之”。只因为入了容管经略使的幕府,就有钱炼黄金了,可见幕府官员收入之丰。因此当时的许多著名处士,让他当县尉、参军他不干,却纷纷进入了节度使观察使的幕府,像洛阳名士石洪、温造,江淮“四夔”之一的卢东美等就都是如此。明白这一点很重要,由此可知唐后期士人纷纷投靠幕府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知道,幕府官员俸禄的高下,大约是由府主自己决定的。

韩愈自贞元十六年(800年)冬在京师待选,十八年(802年)为四门博士,十九年(803年)贬为连州阳山令,二十一年(顺宗永贞元年,805年)为江陵府法曹参军,元和元年(806年)再拜国子博士,二年(807年)分司东都,直至元和七年(812年)三为国子博士,这一段时间的生活也不富裕。在待选期间,韩愈已经收留了侄子韩老成一家,加上乳母奴婢,“家累三十口”。所以虽然很快得到了四门博士一官,但养家实为困难。不得已,他又恢复了求人资助的行为,曾经给山南东道节度使于頔写信,写下了“愈今者惟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不过费阁下一朝之享而足也”的词句。在连州为阳山令是“酸寒何足道”;在江陵府为法曹参军时是“掾俸之酸寒”。分司东都,日子依然不好过。这不仅因为国子博士的俸禄不高,而且因为韩愈这时又收留了堂兄韩俞后留给他的子女。因此他“不知孤遗多,举族仰薄宦。有时未朝餐,得米日已晏”,以致于在送贾岛归范阳时,竟无东西可赠,自嘲说“欲以金帛酬,举室常顑颔”。待到三为国子博士,生活仍不见好转,以至学生都嘲笑他是“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可见国子博士虽月有俸钱四十贯,但用它来应付一个大家庭的日常生活,是捉襟见肘的。

从元和八年(813年)韩愈为比部郎中后,直至晚年为兵部、吏部侍郎,虽中间曾被贬为潮州刺史量移袁州刺史,但其生活水平已经有了比较大的提高。韩愈留下的诗文中,对这十年的生活再也没有提到过贫寒。究其原因,这十年韩愈除了有较丰厚的俸禄外,还能靠写碑铭获得许多额外收入。当时的流氓文人刘义曾“持(韩)愈金数斤去,曰:此谀墓中人所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话虽有些无赖,所言恐怕也是事实。我们看韩愈留下的二通有关文字,即《谢许受王用男人事物状》和《谢许受韩弘物状》,从中可知韩愈因写碑文,在前者那里得到“马一匹并鞍衔、白玉腰带一条”,在后者那里得到“绢五百匹”。当时物价,绢一匹“直钱八百”,则五百匹就是四十万即四百贯钱。“四百贯”钱是个什么概念呢?当时一斤盐仅卖四十文,一斗米五十文。四百贯钱可以买一万斤盐,八百石米。当时的成年男子一年所需口粮是七石二斗,则八百石米可供一百人吃一年。又,元和九年(814年)孟郊,孟郊的朋友韩愈等人凑了一百贯为他营葬,“尚有馀资”,再加上郑余庆派人“所送二百七十千”,则“足以益业,为遗孀永久之赖”,即三百贯钱左右就可以使人过一辈子了。看来四百贯钱不是一个小数,而韩愈一次就得钱四百贯,由此可知韩愈的“润笔费”之多。当然,由于“争为碑志”是当时的社会风气,以致有“贫不可堪,何不求碑志见救”的说法,因此靠写碑志挣钱补贴家用似乎也无可厚非。元和十四、十五年(819、820年)韩愈在做潮州刺史和袁州刺史时,虽然心情不好,生活却并不坏。刺史的俸钱,据《唐会要》卷九一《内外官料钱上》,在元和十四年(819年),紧州为一百八十贯,中州为一百五十贯。潮州为下州,估计月俸应在一百贯上下。按说这已经不少了,但观察使仍“虑有阙乏,每月别给钱五十千,以送使钱充”。由此可知节度使观察使手中掌握的这一笔“送使钱”,可以自由支配,其中一项开支就是能够酌情给手下的属官加俸。这五十贯加上后,韩愈的俸钱就达一百五十贯左右,是国子博士俸钱的四倍。因此他在潮州时,可以“出己俸百千(即一百贯)以为举本,收其赢馀”用作州学学生的饮食费用。同样,在袁州刺史任上,韩愈也曾“以私钱十万”助修湘君夫人神庙。从这种出手之大方,亦可见韩愈生活水平的提高。

纵观韩愈从官近四十年的生活状况,我们可以简单地说,在贞元长庆年间,韩愈以及与他相似的阶层的官员,如果没有田产只靠俸禄生活,又如果负担着一个大家庭的生活的话,不论他是正七品下的法曹参军事、正七品上的四门博士,还是正五品上的国子博士,其生活水平都不很高,甚至是比较艰难的。差不多是同一阶层的官员如县丞崔斯立,是“秩卑俸薄食口众”;国子助教薛公达,是“禄又不足以活身”;县尉毕坰,“既卒,家无一钱”;太原府参军苗藩,养“四室之孤男女凡二十人”,时“遗资无十金,无田无宫以为归”。如此等等,生活都很艰辛。相反,如果是做了节度使观察使的幕府从事(特别是盐铁使、水陆运使的佐官),或者升到朝官中郎中侍郎、地方官刺史一级,生活状况就比较好了。要是再有些额外收入如润笔钱之类,生活就会更好。当然,如果成了宰相功臣如裴度、马燧,或节度使观察使如韩弘、于頔,其生活就说得上是奢侈是豪富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又远在一般官员之上。明白唐代官员中不同阶层的不同生活水平,对于研究唐代社会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三代人的生活变化作文【六】

在课堂上,我们知道了今天祖国发生的事,世界发生的事,都与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息息相关。五十年前,曾经说过,世界是属于我们的,属于年轻一代的。时代迈着前进的步伐带着中国人大步跨越了一个又一个外国人断定无法实现的愿望,它就像一列前进的列车,呼啸着穿越一个个困难,不断加速,不断更新自我。1997年-XX年仅仅十年的光阴,我国就分别于1997年4月1日、1998年10月1日、XX年10月21日、XX年10月21日、XX年4月18日、XX年4月18日,实现了6次列车大提速。不仅列车飞速提速,铁路也一刻不停地向四面八方延伸。目前,中国铁路通车里程就达到了7.7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一圈半,位居世界第三。而且中国的铁路也于XX年7月1日穿越了昆仑山的岩石和坚冰,一直通往拉萨,实现了中华人民数百年的梦想。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了发自内心的骄傲与自豪,中国铁路的'成功,再次向世人昭示,我们是勤劳的、智慧的,我们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不断创造非凡的业绩。我认为,中国各方面的飞速发展与各个时期国家整体的沉浮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时局动荡,实在无法集中如此之大的人力物力来修建青藏铁路这样一条高科技、高成本的铁路,就更别谈经济的致富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渐渐走上了正确的道路,中国不仅站起来了,还富起来了,不但带来了科技的快速发展,而且也带来了物资财富的增加,青藏铁路的修建,也就不再只是一个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