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初中作文十大作文题目类型(初中生作文题目40篇)

初中作文十大作文题目类型(初中生作文题目40篇)

更新时间:2023-11-03 08:05:33
初中作文十大作文题目类型(初中生作文题目40篇)

初中作文十大作文题目类型【一】

一、说明文基本知识

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或说明事物的特征,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2、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3、说明文的分类

a.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 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地。

b.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的不同: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事物说明文:如《苏州园林》,说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

事理说明文:如《海不》,科学的说明了海不的原因在于“海水的咸度很高”。 二、说明文阅读一般涉及11种题型: 1.对说明对象的把握。

如果是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既是说明对象,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如果是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则是对象加特征,答案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如:《看云识天气》,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答题技法:其一,要看懂题目,不少说明文题目本身就表示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

其二,抓住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需要运用首括句和中心句来提示说明重点,包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反之,如果需要为说明文的语段加一个标题,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标题。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例:《看云识天气》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 2、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答题技法: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 例:《中国石拱桥》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3、说明方法:

a、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

列图表、引用说明。

b、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

A、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B、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在文章开头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叙述故事,其目的往往是为了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或者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在文章或段落中间叙述故事,往往是为了增强说明文的可读性,同时也为了说明事物的来源或作用。) 4、说明顺序

a.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

b.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

c.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成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由总到分(或由分而总)、由主而次、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由个别到一般(或由一般到个别)、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由抽象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具体)等。

说明建筑物、景点等通常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事物各阶段的特点或制作过程时,往往采用时间顺序。介绍抽象事理时,则往往需要采用逻辑顺序。

这几年说明文选段多为科技类说明文,此类说明文一般是事理说明文居多,故多用逻辑顺序。

5、段意概括:

句式:说明了??介绍了??

方法:找中心句;结合本段说明特征概括,摘要联合,结合标点,尤其注意分号,认真提炼。 6、“这样”的指代义:指代上文距其最近的一句或几句内容。 7、段落语句顺序:

为什么不能调换段落顺序?

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 《向沙漠进军》5、6段照应上文游击战、阵地战顺序。 总分关系中分说部分与前文总说部分顺序相照应。《看云识天气》 8、说明语言:

——准确(科学性):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术语和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生动(趣味性):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或引用了故事、传说、谜语、诗句等。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对策:答:(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

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

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在原句中表示什么意思。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

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9、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方式:

a.总分式结构:““总—分—总”式、总(概括)—分(具体)”式、“分—总”式。 b.递进式结构: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个别到一般、结果到原因等等。 c.并列式。

10、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对段落的内容进行归纳;对全文要点进行

概括。

技法:认真仔细阅读原文,一般都能从原文中找到答案。

11、近几年,开放性试题以它答案的多元性和不唯一性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类试题大概从以下方面考查:(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

(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自己的认识。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性的推断和大胆想象。

(5)由文章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中相关现象进行解释。

(6)对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等提出解决的方法,拟写警示性标语、建议、广告等。这种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查的是学生对生活的关注情况。再迁移到文段中来。开放性试题,虽然没有规定唯一的答案,可以各抒己见。但在答题时要从三个角度作答:

(1)是就材料回答问题。不一定按标准答案作答,意思答对就给满分; (2)是阅读材料后,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或扩散联想到其它方面。

总之。这类试题不光是在训练理解能力,对答案的表述不能只靠一个符号或一个词语来完成,要写成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在答题的同时有助于增加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扩大学生独立发表见解的余地。

三、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 这是一篇生动地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

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情、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答题的规范性格式如下: 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四、说明语段的作用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照应开头。 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初中作文十大作文题目类型【二】

燕岭初中部

为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展现教师作文教学的成果。我校初中部进行了一次现场作文比赛活动,各班推选了三名学生参加活动。这次活动,不但是对学生作文能力、作文水平的一次检验,而且也是对初中部各班平时是如何进行作文教学情况的一次检阅。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总结。

一、提前通知、安排到位。

在赛前一周,我专门下发了有关此次作文比赛的通知,并在业务学习的会议上强调了注意事项。各班接到通知后,迅速按要求组织学生进行了选拔,推选了三学生参加活动。

二、现场出题、现场作文。

10月29日(星期二)第五节课,各班参赛同学在会议室进行了现场作文比赛。作文命题分为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组。学生作文时书写在学校统一打印的作文纸上,时间为40分钟,大多数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顺利地完成。在学生习作完成后,我们组织评审老师及时对学生的习作进行了评阅,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对所有的获奖作文,并对获奖学生给予了鼓励。

三、比赛中呈现的优点

学生能做到凸显主题、文字优美。参赛学生的习作,都能紧扣题意进行习作,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审题、立意、选材、作文,做到文从句顺,语言优美。

四、需要改进的不足:

本次习作竞赛,反映了我校作文教学取得的成绩,但也看到了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1.缺乏新意,较少出现新颖独特的作文。我们的老师也应积极鼓励孩子们在习作时写出新意,写出自己的个性,避免再重复那些老掉牙的套路和思维方式。

2、平时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获取营养,来充实我们的作文类容。

3、尽管参赛学生都是每个班级的尖子生,但个别同学的书写情况并不乐观,书写不规范,作文的基本格式不正确。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重视和深。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孩子们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水平,语文教师应该多想一些办法,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展示自我的机会,给学生搭建施展才能的平台,那么孩子们的作文水平一定会有长足的提高。

附:

初中部现场作文比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方东翩王婷婷

二等奖:邱冰冰邱清清李志辉邓其欣

三等奖:邓丽云韩嘉茜陆连丽玉巧玲蔡开亨黄思平

四等奖:许诗柔王佩君杨海龙张钰雪黄琮裕钟小红刘敏江玉清

初中作文十大作文题目类型【三】

感悟生命,书写华章

——黄骅市二中八年级作文竞赛

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文学爱好者有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八年级语文组于五月二十三日下午第四节课组织本年组进行了作文竞赛。参赛选手由本班选拔推荐,每班两名同学。竞赛地点设置在实验楼多媒体教室。

作文题目是以“第二次——”为题写一篇文章,参赛的18歌班级的36名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他们态度严谨认真,热情积极。

评委老师从36篇作品中筛选出了18篇优秀作品。其中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优秀作文在校园内展出。具体名单如下:

一等奖:岳云霄(1班)胡晴(5班)王新雅(14班)二等奖:王景民(4班)王宁(10班)冯飞(13班)曹婧(9班)王珍珍(14班)刘玲(15班)

三等奖:刘新月(1班)张依(13班)郭晨晨(3班)王怡炜(5班)张宇晨(17班)周小函(8班)冯香云(10班)李晴(7班)张晓琪(12班)

黄骅市二中八年级语文组20XX、5、25

初中作文十大作文题目类型【四】

评委会给支月英的颁奖词是: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

1980年江西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19岁的南昌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只身到离家两百多公里、海拔近千米且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她从“支姐姐”到“支妈妈”,绚烂了大山里两代人的童年。作为一名教师,深知教师工作的辛苦,支月英坚守在大山里的精神更是让人佩服,自己要以支月英为榜样,继续扎根乡村,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

评委会给王峰的颁奖词是: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2016年5月18日凌晨,河南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突发大火,租住在一楼的王锋发现火情后,义无反顾地3次冲入火场救人,20多位邻居无一伤亡。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王锋已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大约五六十米距离的路面全留下了他染的脚印。作为一名河南人,为有这样一位无私无畏、舍己为人的老乡自豪。

看完感动中国,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们是如此平凡又是如此伟大。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初中作文十大作文题目类型【五】

记叙文作文题目精选(120个)

作文题目

⒈《——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⒉《——,我永远的天空》

⒊《都是——惹的祸》

⒋《笑傲——》

⒌《生活需要——》

⒍《何以解忧,惟有——》

⒎《假如我是——》

⒏《告诉你,我很——》

⒐《我眼中的——》

⒑《生活需要——》

⒒《——在我的身边》

⒓《——也是一种美》

⒔《——是最美的行囊》

⒕《与——同行》

⒖《——伴我成长》

⒗《——三步曲》

⒘《——和我有个约会》

⒙《我发现——》

⒚《真想做个——》

⒛《世上只有——》

21.《我——故我在》

22.《永远的——》

23.《——,我恨你》

24.《——,做我自己》

25.《——的风波》

26.《我和——的距离》

27.《——着并快乐着》

28.《给自己找个——》

29.《永远说——》

30.《那一次,我——》

31.《——不同情眼泪》

32.《带上——上路》

33.《我与——面对面》

34.《——是一盏明灯》

35.《那段——的日子》

36.《一个——的心灵独白》

37.《——,让我欢喜让我忧》

38.《爱上——》

39.《欣赏——》

40.《

我眼里的——》

41.《那—那—那—》

42.《想起——》

43.《———的遐想》

44.《第一次——》

45.《给心情涂上——》

46.《人生路上——多》

47.《——,我的最爱》

48.《——的故事》

49.《——是一种养分》

50.《那年,我——》

51.《和——赛跑》

52.《我——,我——》

53.《有——才有远方》

54.《——在,梦就在》

55.《还有多少——可以重来》

56.《明天,我——》

57.《我的——我做主》

58.《——,是这样炼成的》

59.《不想——》

60.《将——进行到底》

61.《人生没有——》

62.《——是一瞬间的事》

63.《有一种——叫成功》

64.《——伴我少年行》

65.《带上——上路》

66.《——是一首歌》

67.《——是一种美丽的痛》

68.《——的回忆》

69.《有——陪伴的日子》

70.《——,没有什么不可以》

71.《与——一起走过》

72.《——,让我欢喜让我忧》

73.《拒绝——》

74.《让——为——着色》

75.《我——故我在》

76.《——,妙不可言》

77.《读懂——》

78.《我总是——》

79.《——一族的幸福生活》

80.《——拍卖会》

81.《——永不下岗》

82.《那次,我与——擦肩而过》

83.《——在我胸》

84.《——是一种牵挂》

85.《

——带给我的快乐》

86.《——也是一种享受》

87.《——让我如此美丽》

88.《——,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89.《最近比较——》

90.《将——进行到底》

91.《——,我的最爱》

92.《下辈子我做——》

93.《谁都可以——》

94.《——是金》

95.《拿什么拯救你,我的——》

96.《怎一个“—”字了得》

97.《——拍卖会》

98.《留些诚信给自己取暖》、

99.《敬畏——》

100.《——不需要理由》101.我难忘的_____

102.假如我能_____

103.我想对_____说

104.我的梦想

105.生活需要_____

106.教养是一种____

107.生活教给你____

108.我劝_____

109.我家的喜事

110._____就是这么简单111、初中,一首难忘的歌112、与你在一起

113、课间花絮

114、我的心事我知道115、打开窗子好心情116、“猪头”班标趣事

117、写给xx的信

118、期待秋天

119、故事发生在我们小组120、我与伙伴

121、青春作伴好飞翔

初中作文十大作文题目类型【六】

叙事具体教学目的:

通过讲练结合,让学生的写记叙文叙事具体。教学重点:

记叙文讲练结合的写法。教学过程:

一、积累展示

2、点评。

二、导入新课

2、明确:无话可说,或者说得过于简单

3、让学生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事说出来。

三、明确示标

如何把事情写得具体?

四、写法讲练

(1)案例:

姚明带着球,飞速冲向对方篮板下,跳起来将球扣入篮中。(26字)

(2)师生点评:太笼统,不具体。

(3)学生尝试分解过程:

接到传来的球——在地上拍了几下——对手拦截——将球传给前方的伙伴——飞速向前冲,绕过对手——又接过球——晃过对手拦截到篮板下——纵身跃起——扣篮进球

(4)让学生再想想每个动作的具体场景,把这一连串的动作连起来,写一段具体的话:姚明在后场扬起右手熟练地勾住了同伴传过来的球,习惯地在地上轻轻地拍了几下,猛地将球从拦截过来的对手头顶砸向在前方招手的同伴,同时迈开双脚,闪电般地越过对手。刚刚接到球的那位同伴见姚明已冲过了中场,就把球又传给了姚明。姚明跳起,接过了球,便运着球,以灵活逼真的假动作一连晃过两名后卫的阻击飞速冲到篮板下,纵身一跃,同时右手持球扣篮,对方还没有反应过来,球已经从篮网里撞到了地上。(188字)

(5)明确:分解法,就是把一个场面分解成几个部分,把人物的行动分解成若干个动作,然后对每部分、每个动作都作一些描写,最后把这各个部分、各个动作按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

(1)案例:

我们常常看到同学们写出这样不具体的文章:

“有一次,我在教室里做作业。做着,做着,遇到了一道难题。我做不下去了,这时我的同学就耐心地帮助我。最后,我把那道题给做了出来。”(64字)

(2)师生点评:太笼统,不具体,缺少过程,没有让人如闻如见之感。

(3)学生尝试多问几个“怎样”:

碰到的是一道怎样的难题?——我是怎样对待这道题目的?——难题做不出,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同桌是怎样帮助我的?——他对我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耐心指导我的?

——我是怎样开窍的?等等。

(4)通过一系列的自问,可以唤起作者对当时生活情景的回忆,从而在脑海中呈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把这情节给写下来,然后交流。

参考例文:

当我做到第三道应用题时,我想了好久,就是不知道该怎样做。我把题目看了一遍又一遍,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发苦想了,可不知怎地,脑子里就像打了结似的,一点也想不出来。

眼看天色一点点暗了下来,我心里急得火烧火燎的,这么晚回去,妈妈一定又要追根问底了。唉!

这时,同学王明见我正对着作业体子发愣,就走了过来,轻轻地问:“你哪道题不会做?”我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就用手指着那道令人讨厌的难题,无可奈何地说:“喏!”他仔细地看了那道题目,默默地想了一会儿,然后又轻轻地问我:“这道题要我们求什么?”我望着他的脸,摇了摇头。他指着题目最后一行字提醒我说:“你再看看这句话什么意思?”我看着他手指的地方仔细地想了想,忽然明白过来,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要我们求这个街道每户储蓄多少元。”“对啊!”他的语气也兴奋起来,“那么要求平均数,只要……”“拿总数除以户数。”我不等他说完就抢上去说。他笑着点点头:“对,对,那你看这道题怎么做呢?”经他这样一启发,我完全明白了,高兴地拿起笔,刷刷刷地做了起来……(440字)

(1)案例:

上文的事情写得很清楚,但我们发现字数还是不足,而且总觉得缺少氛围感。怎么办?

(2)让学生试图在文中某些处添一两句环境描写的语句。

(3五、揭示文题

文题:那件事,让我难忘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叙事具体。

六、审题立意

1、引导学生交流对题目意思的理解。

明确:

(1)文体:记叙文;

(2)视角:“我”(主人公可以不是“我”);

(3)数量:一件事;

(4)重点:渲染“难”字。

2、引导学生进行立意交流。

明确:

(1)文章意义:陶冶或教育性质的;

(2)创作情感:怀念或警戒

七、列纲起草

1、学生列提纲。

2、师生交流提纲。

明确:

(1)事情来龙去脉要交待清楚;

(2)详写难忘的那个场面或镜头;

(3)要有必要的抒情议论。

3、学生修改提纲。

4、学生起草。

八、修改誊写

1、修改草稿。

2、誊写

初中作文十大作文题目类型【七】

我读大一的时候,非常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但从未获奖。我心有不甘,打电话向老爸抱怨一些事情,抱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

老爸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安慰我,而是说:那是因为你不够优秀,优秀到不用去争取,优秀到可以忽略一些东西。当你成功的时候,所谓的鲜花和掌声只是附加品,这些东西你挡都挡不住。而现在你除了年轻一无所有,只有努力,让自己真正强大起来。如果只是片面的追求那些名誉性的东西只会让你迷失方向,活得很累。

这些话一直影响我,促使我不断的去努力。曾经因为挫折而沮丧,也因为收获成绩而喜悦,但从来没有因为暂时取得成绩而迷失自己。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很多事情,再一次印证了这个观点:成为真正优秀的人,才不会做别人的陪衬。

1.

经过大一和大二的努力,从大三开始,我算是同学中各方面锻炼的还不错的人。我当时给我们学校附属的高中感恩节举办活动,其中有一个是感恩节征文。整个初中部和高中部,大概有七八百份稿件,要评出一二三等奖。这么多,我自己是看不完的。我给一个关系很好的学弟打电话,让他帮忙。他是学校心理协会的会长,他调动了协会秘书处和编辑部,加起来有十几个人。我们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奋战不到三个小时就弄完了。

我们在整个筛选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事情,让我有了很多的思考。我们不可能每一份都读的特别认真,我们把那些写的工整的,卷面干净的,还有一眼就让我们感觉不错的先选出来,首轮淘汰了600份,然后第二轮继续要淘汰。只有真正写的好的,才不会面临淘汰的命运。有很多三等奖,可以说是因为幸运被选出来,因为到那个程度,和淘汰的水平相差并不大。

还有,即使是一等奖,也不能高兴的太早。我要把所有一等奖的作文,在网上检验一遍,只要有三分之一抄袭,什么奖也没有。这给我的提示是不要投机取巧,那不会长久的。即使我看不出来,那些获一等奖的要经过修改,形成宣传册,那也会被大众检查出来的。就像做学问,不要数据造假,那总会被曝光的,除非你一直默默无闻,没有人去验证你做过的实验。最终,只有那些写的特别好的,会被定为一等奖。

这个活动给我的启示是只要参加活动,就有获奖机会,不参加,什么都没有。要成为真正优秀的'人,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存活,才不会像那些被淘汰的作文一样,当垃圾一样存放。不要投机取巧,要踏踏实实。还有对有些工作要懂得合作,大家一块完成工作,效率高。

2.

我读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自传《绝非偶然》,里面有一句话很触动我,“我们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但是别抱怨”。大学毕业后,我并没有按照预期考上研究生,没有去自己心仪的学校浙大。很多朋友安慰我,浙大招的名额太少了,笔试批卷太严格了。我非常感谢她们善意的劝慰,可我内心很清楚,我还是不足够优秀。

我后来去了当地最大的培训学校做销售,这个培训学校在当地是做的最好的,后来学大、新东方等教育机构去当地开分校,不到一年就倒闭了。一开始自己业绩很差,当主管自己签的单分摊到其他员工身上时,我觉得很不公平。但这个念头仅仅一闪,我就知道自己问题在哪了。

有一次我要接待一位想学“雅思”课程的学生和他家长,他要去英国留学。在面访他们的前一天,我做了一套雅思题,找出与国内的四六级不同之处,又查了很多材料。当天家长被我的专业折服,决定不去新东方了,就在我们这里学习。每一个面访之后,我会总结下来,分析哪些地方不足,需要改进。用这样的方法,我很快做到部门业绩第一,直到我离开也没有人超越。公司中间遇到过经济危机,很多员工被谈话,裁掉了。但我的工资一直在涨,从未受到影响。

3.

后来,我辞职去旅行,旅行结束后,来到了上海。一开始也很不顺利,不是名校毕业,甚至连普通话都说的不够好。我想既来之则安之,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应该努力学习,努力成长,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一些,优秀到我可以忽略一些东西。优秀到,我可以在家里,就等着机会去找我。而不是我那么辛苦,那么努力去争取有限的名额。

我听了很多身边人的抱怨,抱怨社会不公平,抱怨潜规则,觉得自己不够幸运,不是富二代,不是官二代。何为公平?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一样东西,你什么都不做,就能够得到。即使获得,也很快会还回去。

对于工作和感情,我从来都不会讲究,因为我得到的就是我想要的。我也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一时的鲜花和掌声,我坚信一直坚持努力,有足够的耐心,会让我变得越来越优秀,不会成为陪考的公子看别人金榜题名。

成为真正优秀的人,才不会做别人的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