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六年级作文扩写(扩写作文600字六年级)

六年级作文扩写(扩写作文600字六年级)

更新时间:2024-05-07 04:44:44
六年级作文扩写(扩写作文600字六年级)

六年级作文扩写【一】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忽然闭口立,意欲捕鸣蝉。

欢快的歌声穿林而来,歌声越来越响,越来越近。

弯曲的小路上,一只黄牛慢悠悠地走来,脖上的铜铃声声清脆悦耳。

牛背上坐着一个牧童。他身穿红衫黑裤,打湿的布鞋上沾满泥土。回家路上,他放声唱着: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明亮的歌声和着青草的香味在傍晚的林中飘荡。

突然,一个更加嘹亮的声音响起。那直直的声音就来自旁边的杨树上。那是夏蝉在歌唱,好像与牧童一唱一和,又像与牧童一比歌喉。

牧童抬头左看右看。一只夏蝉附在杨树干上。它只顾唱着歌儿,好像都没有看见小牧童。小小的它声音可真不小。它头顶上的触须真神气。它薄薄的翅膀真透明,还带着黑色的细纹。

牧童出神地看着可爱的蝉儿,聆听着小小歌者的歌儿,一时都忘唱自己的歌了。

好久,牧童才回过神来。他紧闭嘴巴,让老黄牛悄悄走近杨树,然后悄悄地站到牛背上,屏着呼吸,伸手去捂鸣蝉,谁知蝉儿突然停止歌唱,翅膀一展就飞走了。

“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牧童的歌声又在林中响起。不知何处,那蝉儿又放声唱和,明亮的歌声与嘹亮的蝉声在树林上空久久回荡......

六年级作文扩写【二】

在一个烈日当空、赤日炎炎的夏天,天上万里无云,云彩好像都被太阳烧化了,消失得无影无踪。太阳把地面烤得滚烫滚烫的。柳树姑娘热得低下了头,知了也在树上叫着热。

一个身穿红衣蓝裤,戴着一顶草帽,大概六七岁的小孩子骑在一头老黄牛的背上,高声地唱着歌。黄牛缓缓的走在在林间小道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着,振动了树林中的每一处角落。他唱着唱着,突然就不唱了,他让老黄牛停止了行走。大概是想捉住那只正在柳树上叫着的知了吧,只见他蹑手蹑脚地走向了知了,猛扑一下,知了似乎发现了正在向它靠近的危险,从这棵树飞到了另一棵树了,让牧童扑了个空,他再扑了一次,手还没碰到知了,知了就又飞到另一棵树上了。牧童十分不甘心,心想:今天我非要捉住这只知了不可。他飞快地跑回家中,找了一个网袋,又拿了一根竹竿,做了一个套知了的网。他来到了停知了的那棵树前,屏住了呼吸、轻手轻脚地靠近了知了,猛地用网一套,就套住了那只知了,知了在网中垂挣扎着,也不济于事。

太阳临近了头顶,牧童骑在老黄牛的背上,嘴里哼着小曲,高高兴兴地回了家。

六年级作文扩写【三】

烈日炎炎,太阳炙烤着大地,天空一丝云彩也没用,仿佛太阳无情的把云彩烤化了一般。柳树姑娘热得垂下身子,有气无力地低下头。

一个身穿红衣蓝裤的牧童骑在一头老黄牛身上,欢乐地歌唱,歌声是那么嘹亮、那么悦耳,动听的歌声传到了树林里的每个角落。

突然,歌声戛然而止,牧童让老黄牛原地不动。因为,他看到槐树上有一只知了,马上从老黄牛的背上跳了下来,他轻而易举地爬到槐树上,聪明的知了一下子预感到危险来临,迅速飞到另一棵树上。

牧童不甘心,一溜烟儿飞身下树,转身往家里跑。他拿好自制的竹竿网兜捕鸟器,到了那棵槐树下,飞快地再次上树,有了工具!这下应该十拿九稳咯!不过,小心为妙!他屏住呼吸,两眼盯住鸣叫的蝉儿,出手了!右手轻轻一网!果然网到了,知了在网子里痛苦地挣扎,牧童理也不理它……

太阳要落山了,牧童骑着黄牛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诗人袁枚见到了这一幕,赶紧飞奔回了客栈,写下了名诗句《所见》: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六年级作文扩写【四】

传说,战国时期,有一个人以砍树为生,因为技艺高超,所以前来购买的人络绎不绝,每天他砍的树都供不应求。这一天,他照常从床上起来,伸手去拿斧头,但放斧头的地方却空空如也。他将房子都找了一遍,甚至挖地三尺,也没有发现斧头的踪影,为了不耽误今天的生意,他只好拿了一把旧斧头去砍树。他经过邻居家时,发现每天此时都在家门口玩的邻家小孩儿却不在,他心里纳闷起来:诶,这娃今天怎么不在这,莫不是起晚了。这么想着转身又继续往山上走。

到了山上他便和平常一样卖力地砍起树来,但因心里惦记着斧子,所以树砍得比平常少了一半,他心里十分恼火,怪这把斧头没有原来的斧头好。回家时路过邻居家,他家小孩一见他便慌慌张张进了家门,那样子好像是做了什么坏事怕被发现了,正想着,这个人突然拍起大腿,缓过神来说:“我的斧子是不是这孩子偷走了,不然怎么一见我就跑?”第二天这个人不去砍树了,就看着邻家的小孩儿,只见他脸色有些苍白,眼神也飘忽不定,跟别人打招呼时语气弱弱的,吞吞吐吐,那个丢了斧子的人觉得这孩子今天的'一举一动都与平常不一样,一定是做贼心虚导致的,他肯定就是偷斧子的人。

心里虽然已经十分肯定,可是没有证据也没有办法,生活还是要继续,他只好拿着旧斧子到常去的山谷中砍树。山谷中天气凉爽,微风习习,鸟儿欢唱,鲜花娇艳,但这都不能让这个人心情愉悦,他边走边找高大的树木,突然被绊倒在地,定睛一看,是把斧头,再仔细一看,这不就是自己丢失的斧子嘛!这个人又惊又喜,抱在怀里久久不愿放下。

丢斧子的人带着斧子高高兴兴地往家走,路上又看到了邻居家的儿子。此时,再看他满脸稚气,大大方方和自己打招呼的样子,怎么看都不像是偷斧子的人,想到这,他不禁满脸通红起来。

六年级作文扩写【五】

宋国有一个农民,他在农地里干活,有一天,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

他在农地里辛辛苦苦地干活。突然,一只兔子蹦蹦跳跳地跳过来,边跳边说着“让一让。”农民赶紧跑开,回到了家里,坐在家里。他想着:“奇怪,兔子怎么在这里?难道是被老虎追到这儿的吗?”出去一看,发现兔子撞在了自己稻田里的一个树桩上。农民喜出望外,说道:“今天可以吃兔子肉啦!”“等一下!”农民又说:“我还是再等等吧,说不定可以吃到更多呢!”于是他把兔子拖回家,生怕其他兔子看见,认为是圈套。旁边的路人纷纷走来,劝他不要等下去,这样不劳而获,只会一无所获。他装作没听见。

第二天,他去看看有没有兔子上当,结果是:没有。他又继续等,这时,旁边的路人把这件事告诉了皇上,皇上害怕会给宋国丢脸,就把他处了,他也成为了宋国的一个很可笑的笑话。

这件事告诉我们,不要总想着不劳而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六年级作文扩写【六】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火红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一阵清脆嘹亮的歌声在树林深处回荡。歌声越来越近了,只见一个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牛背山。你瞧,他头戴着斗笠,一双乌黑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圆嘟嘟的小脸蛋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斜坐在黄牛背上,一边高兴地唱着歌,一边将小脚丫欢快地摆动着,好像做了好事被大人们夸奖了。肚子圆圆的老黄牛悠闲的迈着稳重的步伐,往村子里走去,似乎也沉浸在牧童那嘹亮的歌声中。

牧童唱得高兴,一阵清脆的蝉鸣声从附近响起。忽然,牧童从牛背山跳了下来,停住了脚,不再唱歌了。他又慢下步子,猫着身子,仰着头,牧童小心翼翼向蝉靠近。他原来是想捕捉树上的鸣叫的蝉呀!近了,又近了,只见牧童离蝉只有一步之遥。但蝉毫无发觉危险就要降临,仍然知了,知了地叫着。这时,牧童迅速地将双手向中间一合,蝉立刻变成了牧童的囊中之物。

牧童笑着,纵身跃上牛背,踏上了回家的路。

这一情景,刚好被清代大诗人袁牡看见了。随口吟诵道: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