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作文600字(孩子的心声作文600字)

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作文600字(孩子的心声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3-01-15 02:08:22
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作文600字(孩子的心声作文600字)

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作文600字【一】

假期读了《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书,这是由酷爱艺术的女画家李跃儿撰写的一部关于教育的专著,她在经历了太多传统教育的失败后,大彻大悟:终于从高于孩子的“教育宝座”回到了以平等的生命来看待孩子的成长,开始享受欣赏孩子们创造的多彩世界。这是一部爱育的宣言,居高临下的教育会压抑、束缚甚至扼孩子生命的健康成长,而平等的爱育却能大大发挥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创潜能。作者在书中通过具体的事例深入阐述了成人、教育者、老师、父母——不当的教育对孩子身心造成的影响与伤害。

通过读这本书,也让既身为教师也身为母亲的我有了重新的思考,让我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我们应该尊重、理解、支持孩子,而不应该灌输与强制,现在的孩子不缺吃穿,不缺玩具,绝大多数孩子也都能上起学,那么现在的孩子幸福吗?我以前给孩子上课时也经常说:“看你们多幸福,有吃有穿,有父母爱,我们小时候——”可孩子们好像不大认同我的观点,有的默不作声,有的直接就低声说:“幸福什么呀,一点也不幸福——”我简直有些震惊,非常意外。后来我问他们向往的幸福是什么,他们七嘴八舌的告诉我:有的说想星期六、星期天的早晨可以不起床,躺在床上睡懒觉;有的说想真真正正的放个长假去海边玩;有的说可以买很多好吃的在床上吃,不要听到父母的唠叨;有的说老师能不能少留点作业,给我们点自己的时间做些我们自己喜欢的事情。

孩子们向往的幸福丰富多彩、五花八门。但深入的想想,他们说的只不过是自己的真实感受,有些事情确实让他们感觉不自在、不舒服,甚至不幸福了,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呢?社会、教育者、老师、家长———太多因素导致孩子没有幸福感。

现在社会独生子女居多,竞争压力大,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便不惜重金、不遗余力地给孩子开小灶,送入各种补课班“深造”,就拿我朋友的妹妹家的孩子来说吧,家在义乌,今年十岁,四年级,除了正常上学外,要学习书法、乒乓球、大桥外语、电子琴,偶尔还要学习游泳。为了孩子学习方便,特意买辆车,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而每个月花在孩子身上的费用一大笔。我以为这孩子各方面都应该是非常出色的,可就在前几天去他家时我才发现,我的想法是错误的,晚上八点时,他的父母开始互相让对方辅导孩子一篇写人的作文(学校留的作业),后来任务落到了妈妈的身上,妈妈开始埋怨:“让孩子学作文你不让,一写作文就不会,我也不会呀。哎呀,正好阿姨是老师,让阿姨教教你吧。”任务又落到了我身上。其实我已经很累很困了,没办法硬着头皮接受吧,这孩子,我给他辅导他不听,一会吹两下笛子,一会摆弄手里吃零食积攒的积分卡,一会又滑两下滑板车(就在地板上),一会又看一眼电视。我又不好意思声严厉色地说他,写的字很毛草,还有很多错字。我让他好好写字,他理直气壮地说:“这又不是在学书法,写那么好有什么用?”后来,几乎是我说一句,他写一句,完全是我的作文他代笔。

一直到十点多才完成这篇作文。躺在床上,我已全无睡意,社会的竞争、家长的望子成龙、老师及学校的追求升学率——这一切都强加在了孩子的身上。其实孩子一点都不幸福,甚至有的孩子说爸爸妈妈把他们生下来就是为了折磨他们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各种补课班里,孩子们学到了什么,补课老师为了能留住孩子,长期在自己的班里补课,绞尽脑汁、想尽了一切办法:凡事哄着孩子,上课时可以吃零食、可以嬉笑打闹、甚至给发点糖和奖品取悦孩子们。结果孩子在学习上没有一点好习惯,学的越多孩子越烦。我们所说的平等自由的爱育,绝不是纵容。今年义乌要求严,假期不许补课,很多家长认为别人都不补我们补,效果会更好,于是补习又转到了“地下”,打起了游击战。就这样大家看你也补、他也补,多数都在补,也就跟着补。

真不知道这样的恶性循环何时是个头?我们的教育何时能走出误区?孩子的幸福何时能还给他们?

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作文600字【二】

这么多年了,我最不能忘怀的还是那次的下雨,是它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父爱,是它第一次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重要,是它让我第一次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幸福。

那是个阴沉的的下午,不久就下起了倾盆大雨,大家的心情也因为天气而不像平时那么高兴了。很快就放学了,同学们都陆续被家长节奏,他们回家的心情比考了100分还高兴,以为他们感受到了幸福。而我孤零零的呆在教室,平时最晚的同学也走了,整间教室显得那么的寂静,此时回想起在家的幸福,有吃不完的零食,看不完的漫画,温暖的`床,想着想着就睡着了,我醒来时,也就是半个小时以后了,我会想起刚刚梦到的场景是多么的幸福,安逸。

此时,虽然只是傍晚,但因为是冬天,天黑得比较快,所以四处都是暗暗的,只有我这个教室是明亮的,此时只有寒冷和害怕,我的心情也很急躁,我现在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道如何是好,我从二楼教室眺望湿漉漉的公路,终于来了!

高大的身躯,短短的头发,肥胖的身材,正向学校奔来,呀,是老爸,我的心情从低谷一下直冲云霄,我好想从二楼跳下去,飞去下去,看到老爸,我们去问原因,应该是顾不上了吧,我只有嚎啕大哭,这是幸福的眼泪,爸爸急忙安慰我:对不起,对不起,我今天身体不舒服,就打了下瞌睡,经过睡过头了,于是我就一下冲来学校,太紧张,只拿了一把雨伞,大雨凶猛的拍击着我们的后背,爸爸马上就把雨伞让给了我,说:明天还要上学,可千万不要把身子给弄坏了。最近在雨中沐浴着,我走在爸爸的后面,看着爸爸苍老的身躯,我好想把雨伞让给他,却怎么也说不出口,在雨中奔波了一段时间,到家了,爸爸全身都是透露,却没一句抱怨,只说:“叫我以后学着自己回家。”

这场雨算是考验吗?如果是,那一定是父爱胜利了,我也感谢这场雨,让我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自己的只要,自己的幸福!

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作文600字【三】

我们的孩子缺失了想象力。在现代的应试教育与社会压力面前,孩子们只能被一摞摞教科书压得上气不接下气,而这对孩子们真的好吗?不,这只能局限孩子们的想象力,这只会让纯真的孩子们变得过于成熟。我们不需要标准答案,我们需要的是富有幻想的答案。

我们的孩子缺失了责任感。或许是因为现在的父母只生一个孩子的原因,对于独生子女总是过分宠爱,所有的事几乎全包了,孩子们什么事儿都不用做,缺少了锻炼的机会,出去什么事都不会,交给他们的事儿也做得不到位。

我们的孩子缺少了对长辈的尊敬。现在的孩子如果心里有些不顺心,回家后就会对长辈发脾气,显得很不耐烦。这些也都是因为长辈的'过分溺爱,还有就是做长辈的没有告诉孩子们做人的道理。

或许,我们的孩子还缺失了什么,不过我认为主要有这些。的确,孩子是一个小到家庭,大到国家的希望,关于孩子的问题很值得思考。

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作文600字【四】

我心里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出现了一番景象:我朝思暮想的三河景区空无一人,被浓浓的黑烟包围着,里面居住的人铁青着脸,居住的房子墙面裂开,即将崩塌……

想到这儿,我不禁打了个寒颤,我盼星星,盼月亮,盼来的就是这样的结果吗?

可是,事情与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刚到三河,就有一个导游面带微笑的向我们走来,热情的带我们去游览三河的旅游项目。

我们最先来到的是三河的“仙姑楼”,听导游介绍,在过去,仙姑楼里放置着许多琳琅满目的`食品,而仙姑楼却从来没有人看管,这让许多小孩子不免欢喜不已,因为他们可以去挑选自己喜爱的东西,可是当他们挑选好准备拿走时,却发现东西像被胶黏住了一样,怎么也拿不走。小孩子并不放弃,回家找到自己的家人,哭着吵着要他们给自己把食品拿来,大人们了解了情况,拿了钱就去仙姑楼,把钱放在要买的东西旁边,东西就可以拿走了,大人们告诉孩子,只有付了钱才能拿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才不会养成不劳而获的坏习惯。

接着我们来到了三河的最有名的古镇。

古镇内十里长街,深巷幽远,青石板路光滑圆润,古街道、古街巷、古桥以及古民宅一起,古街从古码头起,沿小南河,向南绵延。路面全用青色的大块条石铺砌而成,首尾相连,线条方正明晰,经历千百年风吹雨打,人行车压,石面十分光滑。

看着古镇,我不免有些纳闷,为什么古镇的地面分为一处大,一处小,而且坑坑洼洼不平呢?导游为我扫盲:“在旧时期,人们把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分为贵族阶级,至于老百信平民阶级,这条大路就是给贵族阶级的人们行走的,他们的路走起来又平又舒坦而旁边凹凸不平的小道是给老百姓走的,至于坑坑洼洼,是因为路是贵族人民用刀砍出来的。”

我不觉感悟,三河的传说真多啊!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没有参观完所有的景点,但是“这一天”我过的十分充实、十分富有意义!

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作文600字【五】

一手翻看李跃儿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边在心理暗暗称奇,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读完最后一页时,竟有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之感。让我不禁感叹这确是“送给孩子和家长的福音”。

我自认为是懂孩子的人,也怀有一颗想要唤起孩子们真、善、美的教师心。读完李老师的书,才觉自己之幼稚,要走的路还很漫长。幸运的是,我读了这本书,有了莫多的收获。

我看到了李老师的爱与智慧。但凡爱教育的教师,是不乏爱的,就像天下的父母,少有不爱自己子女的。我记得做过一道教育类的选择题,有百分之八十的老师都回答他们是爱学生的,但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学生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确实,爱,需要方式。不是父母、老师爱的方式,而是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就像书中提到那个叫杨一帆的女孩爷爷奶奶爱她么?非常爱。一直把她抱在怀里,因为担心被其他的小孩欺负,不让她和其他小孩在一起玩耍。

可这让“孩子作为人的所有技能未被使用到。在孩子身体里,那颗作为人的灵魂很少被感动过,很少有痛苦也很少有愉快。”这是错误的爱的方式。当孩子因被错误的爱而变成“问题孩子”时,就需要老师的智慧。

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作文600字【六】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是一本关于教育方法的书,介绍了作者的一套不同于现有的新型的教育方式,是作者李跃儿老师经过近二十年的摸索的经验结晶。

作者是一个用真心对待孩子的老师,她能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场和角度去理解,感化,升华那一个个稚嫩却澄澈的心灵。她的书里列举的是生活中那些受传统教育毒害的孩子,那些被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不当方法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可怜或可悲的命运沉重的另人叹息,他们本是像花朵一样的孩子,本来应该都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但是,可怜的孩子,因为父母和社会不恰当的教育体制和价值观承受了太多太多,葬送了自己的童年甚至一生。

看完李跃儿老师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后,我陷入了深思:试问,我的孩子幸福吗?我用在他身上的教育方法正确吗?

如果从物质满足的角度来说,他是比以往的我们的时代富足。要吃有吃,要穿有穿,零食呈大堆,玩具满天飞,音乐,动画,游戏更是玩不累,可是他真正从心理上幸福吗?

李跃儿老师说过“要是不懂什么是儿童,就不如不教,不教或许会更好。”孩子也不是得到更多物质他就幸福,如果一些家长以为平常辛苦工作,赚更多的钱,补偿给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孩子就是幸福的,那就大错特错了!

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要知道孩子的认知状况与心理特征。就是儿童还不能理解自然的规律,社会的秩序,教育者所要做的就是既要理解又要有耐心,放手让孩子依照自己的努力认知,“经验”到“规律是不能由人的意志所转移的”。如果我们用“教”的方式告诉了她,就会切断她进一步思考的可能,久而久之他就会丧失独立思维能力;成人如果过于干预,不但会使孩子失去探索精神,还会给他们造成心理问题。

李跃儿还说过“教育只能分为两种,一种是好的教育,一种是不好的教育;好的教育是成熟的、建设性的,不好的教育是不成熟的、掠夺性的;建设性教育促进孩子成长,帮助孩子进行内在建构,掠夺性教育阻碍孩子成长,破坏孩子的内在建构。成人应尊重自然赋予儿童的行为与动作,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免让孩子错失一生仅有一次的吸收性心智最强的时期。

大多数家长和个别私立幼儿园在孩子两岁左右就开始逼着孩子认字、计算,以为这样就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殊不知这样完全违背了人的自然属性。结果只能徒劳无功。不尊从孩子成长机制的行为是愚蠢的。

素质教育,主要以培养人的个体自主、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为目的,突出学习的乐趣性,思维的创造性,精神的愉悦性和心理的健康性。

李跃儿老师认为中国的家长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既懂教育又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最容易成为人才;第二类,不懂教育,却有责任心。第三类家长既不懂教育又没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也比较容易成为人才;最可悲的是第二类家长,不懂教育但有责任心,他们占据绝大多数,失败的孩子大都由这类家长制造。李跃儿老师在书中讲述了现代教育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对于如何改进现代家庭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读完这本书我还有一个感悟:教育,既不是像应试教育里的强制灌输知识,也不是像一些浅薄的人理解的素质教育那样给孩子报舞蹈班。钢琴班……而是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在爱的基础上给予帮助。请家长放下一些自己的虚荣心,不要在成绩,分数,以及其他方面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较,给孩子多一点自由和空间,或许他能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