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我的刺绣社团生活作文600字(走进刺绣作文600字)

我的刺绣社团生活作文600字(走进刺绣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3-10-27 00:13:02
我的刺绣社团生活作文600字(走进刺绣作文600字)

我的刺绣社团生活作文600字【一】

在以前,人们会用纹身,纹面来为自己做装饰。后来有了麻布、毛衣、针织衫,人们就开始在衣服上绣上各种图案,其中就吧包括了花草纹,鸟兽纹和龙纹。

我的外婆十分喜欢刺绣,在她年轻的时候,就专门给别人做衣服,其中妈妈和舅舅的衣服就是她亲手缝制的,其中每件衣服都会带有那么一点外婆刺绣的花草。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刺绣的历史吧,刺绣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文化,它和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密切的联系着。

中国的刺绣究竟起源于哪个朝代呢?目前,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刺绣可能要算殷商和西周时代了,中国刺绣的发展产生和完善十分迅速,从织到染,从染到绣,正是这样高的纺织水平,才有了这样的发展与成就。

刺绣的刺法有:彩绣、包梗绣、雕绣、贴布绣、十字绣……充分体现了中国刺绣的多样性。

刺绣,传承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这份美好的情意,希望这份情意能传承下去。

我的刺绣社团生活作文600字【二】

对于刺绣这个特定名称,我的思绪,潜意识飘进了唐风宋雨里:烟雨江南,小桥、流水、人家伴着春暖花开,在那竹石边一个妙龄女子,独自坐在古朴清幽的宅院里,计上心思,轻挑慢捻地描着针线,一针一线来回穿梭。

“日暮堂前花芯,争拈小笔上床描。”“疏影帘栊对秀屏,鸳鸯织就怕针停。”一首首优美的诗句都说的是刺绣,早在唐代就有的刺绣已经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成了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家的刺绣,上面绣着一些争奇斗艳的牡丹。人们都说:“牡丹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花卉,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素有“国色天香”之美称,被誉为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象征。

牡丹的叶子是叶子是绿色的,形状像枫树叶,像大掌。我仿佛看见了:几场春雨过后,几颗晶莹的露珠静静地躺在叶子上,懒洋洋地晒太阳,被春风一吹,露珠从叶子上滑落下来,像小孩子在玩滑滑梯似的,好一派和谐的景象啊!

这一幅幅刺绣的手工艺品,真是既美丽又精巧,使我思想起伏,难以释怀,成为我心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我的刺绣社团生活作文600字【三】

无意间在抽屉里翻出一块正方形的白布,已忘了它为什么会藏匿在抽屉里,用尺子量了量边长,不多不少正好十六公分。

“十六公分,2008年,十六岁了。”我喃喃道,“还是那么的洁白无暇。”随手在桌上拿了枝铅笔,“唰――唰――”地在右下角画上了小米妮,在左上角画上个唐老鸭。米妮的旁边画上两个小圆脸,一个哭,一个笑。我举起我的杰作,白布上留下了灰色的笔迹,看了看,似乎空了点,又翻了翻抽屉,看见了三捆线,紫色、蓝色、白色,恩,对,刺绣。

穿针引线

找了枚针,小小的银针上有个小小的洞,小得让你找不着。拿起捆紫线,好不容易找到线端,轻轻地拉出,是那么的细,细得让你妒嫉。小的小,细的细,通过那枚银针上的洞洞结合在一起。我是十三亿中国人中的一分子,在无数所学校中我进入了母校的门槛,也就是这个门,让我认识了我的老师和同学。针针线线,线线针针,交织在一起,是完美的结合吗?

锈边刺图

先锈个花边。一手拈着白布的一个角,另一手绷直一边铺在在桌上,在举起,拿起穿好紫线的针,向白布的一面刺去,针从另一面透出,白布留下了鲜艳的紫点。沿着一边,斜的一针,是短短的线段,我不愿这花边是直的。于是,把它锈成了锯子牙的形状,有起伏,有波澜,有转折,这才是我想要的。在转角处,我把它锈成由九个“×”组成的约一公分的小正方形。四个角,亦是四个转折点。升学考、升中考、高考是人生的三大转折,还有一转折是什么呢?我不知道,会有出现的那一天的。

花边只锈了一半,紫线便用完了,于是我把蓝线续了上去,总算完成了。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有的时候,亦需要别人的帮助。

边已锈成。紫线用完了,蓝线也不多了,只有你了,白线。穿上白线的针刺出了右下角的小米妮。单色调的白。我想这白色小米妮可以纪念我的九年级的生活吧,密密的针线整齐地排列着,正像九年级的每一天紧紧的安排着。如此之密的针线,我必须小心翼翼地锈,避免银针刺破我的手,因为我怕疼,尽管难以避免。每一次的考试我都仔细检查,因为我怕出错而伤心,尽管曾伤心过。并不是每一针、每一线都那么的顺手,少不了把线给缠成了结。此时,我不把线剪断而把缠成的结去掉,也不会因为是败针而焦虑不已。静下心,看准线的走向,顺下去,结便会解开了。它既能成结,必有解开的方法。

已完未完

刺绣仅完成到此,两个小圆脸及唐老鸭还未锈。此锈大约经历了五个小时,断断续续而成的五小时,此后还会继续,直至完成。这不仅仅是刺绣。

我的刺绣社团生活作文600字【四】

一念之间,岁月流转,而蓦然回首,外婆仍以手艺为友,以刺绣为伴。

这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头发梳得十分认真,没有一丝凌乱。年轻时乌黑的头发已有如严冬初雪落地,像秋日的第一道霜。根根银发,半遮半掩,若隐若现。她一脸慈爱沧桑,在微微下陷的眼窝里,一双深褐色的眼眸,悄悄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脸上条条皱纹,好像一波三折的往事。

但正是这样一位慈祥的老人,却似乎迎来了第二个叛逆期。不管怎样说她,她出门也总是喜欢穿着一件绣过花的老式背心,绣花背心破了又缝,缝了又破,缝缝补补,穿着破背心的外婆,似乎更步步生姿,嘴角流露出满满的愉悦。我看着外婆的背心,真想让她脱下来扔掉,都这年头了,还穿得那么老气。

外婆小的时候住在乡下,家里姐妹多,只有太公一个人出去打工,家里穷得很,而外婆从小就很懂事。外婆说:“让我最感动的事,我妈积蓄下来的一点点钱,都偷偷地拿去给我买了一件像样的衣服。”每当这么说起时,外婆都会溢出甜蜜的微笑,似暖阳,似春风,“但到后来,衣服有好几次破了,我妈也只用丝线绣出图案遮住。终于有一回,我壮着胆子让她给我买一件新的,她却意外的生气,还将我打了一顿。我并不生气,家里的确实是穷。后来我拿起那件穿了好几年的衣服来看,竟如此的可爱。那一顿打也让我醒悟,刺绣也可以编织出一个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我妈一针一线让我穿上得体的衣服,让我的生活充满艺术。”

多么真诚可爱的外婆!我知道,太奶奶教给她的勤劳朴实,她是永不能忘记的,这就是为什么她到现在,穿破了的衣服,还要用丝线补好,舍不得扔掉的原因。

外婆到现在还惦记着太奶奶,她总是很怀念那段刚接触刺绣的时光。外婆说,那时,她轻轻地坐在太奶奶的大腿上,太奶奶用她温暖的大手握着外婆的小手,母女一起将针穿入绣衣,又小心地把针拔起来,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想象着是一只鸿鹄在层层云雾中穿梭,从这头飞到那头,线与线之间交错着,形成了一点又一点的厚度。外婆喜欢不时看着太奶奶,月光悄悄的渗入房子,洒在太奶奶慈祥的脸上,恬静而动人,再转过身去,衣服上精美的图案便展现在眼前了。

现在只剩下外婆孤零零的一个人住在老宅,不变的是她对刺绣的那份热爱。也许是不甘于寂寞吧,外婆即使戴着老花镜也喜欢将衣料紧紧的凑到跟前。外婆年轻时刺绣,一定很美吧,像是深宅里的女子抒情,一针一线的温柔倾诉。空白的织物被赋予灵感,丰富而美好的想象点缀了单调的生活,筑出梦里江山与诗意年华。我惊诧眼前的精致和雅韵,并无意去打探刺绣背后的故事。无需解释,刺绣,为何是女子,是外婆心中的涟漪,那眉宇间的一抹娇羞,已使绣料上的春光四溢。

外婆的绣艺是极巧的。我们广东的刺绣并不是一份简单的手艺,配色与构图的要求都很高。色彩富丽而不俗气,用图多式,布局满,往往少有空隙,即使有空隙,也要用山水草地树根等补充,显得热闹而紧凑。如此高的标准,绣料在外婆的手上仍是一件什么有灵性的东西,能绽放其独特之处。

我见过外婆的一些作品,用手指缭绕着那些质感,温润如玉,缕缕丝线间交错横生,错落有致,几乎细如蚕丝,并将千万个线头藏得无影无踪,才能绣出树木葱茏的层次,水流潺潺的闪动,人物细腻的雪肌,眼睛炯炯的灵气,以及国画水墨氤氲的气氛,油画般的肌理和光影。那些图案,栩栩如生,静静宣泄在岁月的单当口,悄然绽放光华,大饱我的眼福,大饱我的心灵。抚摸着这件袖衣,不仅仅是一件呕心沥的手工制品,更宛如外婆人生那般细密、精彩。

凝望着那件刺绣,恍然明白,外婆为何钟情于刺绣了。不仅仅是因为一直以来担负着传承手工艺术重任,那更像是外婆和刺绣,谈了一场亘古的恋爱,手随心走,意蕴缱绻,一针一线都是贴心的暖,惬意的感觉和对艺术美的向往,最终令外婆沉醉其中。刺绣,带给她随和平静的性格,令她远离了世俗红尘;刺绣,点燃她对艺术的热爱,点缀着她平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