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五一所见所闻所感作文二年级(一年级五一期间所见所闻所感作文)

五一所见所闻所感作文二年级(一年级五一期间所见所闻所感作文)

更新时间:2022-08-10 03:22:34
五一所见所闻所感作文二年级(一年级五一期间所见所闻所感作文)

五一所见所闻所感作文二年级【一】

《所念人,所感事》不是我看的李荷西的第一部作品,认识李荷西的文字,还是去年无聊刷豆瓣的时候无意中偶遇的。那时候她在豆瓣上连载一部长篇,看了两三篇后我就彻底沦陷了,不分昼夜地把所有的连载一口气看完,然后我的日程安排里就多了一件事,每周可怜巴巴地坐等她的连载更新,更加丧心病狂的是某天突然接到一个通知,荷西停止连载更新了,因为要出书。她就这么轻易地把我们这些喜欢她文字的人抛弃了。

上个月荷西的公众号里甩出了她新书的海报,我才知道那篇连载的名字叫《没道理的爱情》,拜托,如果我在豆瓣第一眼看到的是这个名字,一定以为又是什么落入俗套的爱情故事,然后就与荷西这么美好的文字擦肩而过了。开始没有买那本书,是有点抱着赌气的心态,不想为抛弃读者那么久的作品买单,直到某天,荷西发了连载里面某个人物的一篇番外,我一下子又掉进了那段追连载的日日夜夜里,然后默默地把购物车里的那本书付了款。哎,没办法,谁让自己喜欢呢,就像呵护一个宝宝的成长一样,呵护一个作品,总要包容它成长途中的任性和不懂事吧。

《所念人,所感事》是荷西之前的作品,明显在驾驭人物和控制结构上还没有《没道理的爱情》那么成熟,所以是一个个小而精湛的短篇,还是以各种各样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勾勒出百态的人生。在荷西的文字里,能看到青春的美好,年少的男男女女们做过的梦;看到现实的无助,在成为世故圆滑的社会人之前吃过的苦和受过的伤;看到时间的残酷,命运经过时间的纠缠,有的各自圆满有的物是人非有的满目疮痍。所有的故事够真实、够真实、够流畅、不矫情、不狗。你能感觉到,明明是你生活中可能认识的人、可能遇到的事,可是荷西却能不动声色地组合成一个个清新脱俗的故事。

可能是学生时代偷看言情小说落下的毛病,也可能是青春期追偶像剧时上的瘾,对于爱情故事,我是见识过不少的。所以比起《所念人,所感事》里面的故事情节,我更喜欢的是荷西的语言,对场景的描述,对人物的刻画,真实到让人觉得触手可及,自然到让人身临其境。形容女孩的纯真,她说“眼睛里面可以飞出白鸽”;形容夕阳的'美丽,她说“像煮熟了的咸鸭蛋黄”;形容岁月静好,她说“奶茶店的老奶奶,在生锈的铁炉旁,慵懒的狸花猫舔着爪子”。不需要晦涩的词语,不引用深奥的大道理,简单朴实的文字,经过荷西的排列组合,呈现出一片美好。

荷西是擅长用第三人称的,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告诉你每个人物除了呈现出来的状态之外,还有着每个人的秘密,和不得已的苦衷。比如荷西公众号里发的那篇老胡的番外,老胡是《没道理的爱情》里面一个出现频率可以忽略不计的人物,拍成电视的话这个人物顶多需要一个群众演员。但是荷西的那篇番外让我看到了老胡的心理活动,如果从他的角度着手写,应该也是一部很棒的作品。这就是我喜欢荷西的文字的原因,每个人都是主角,要看你是在站在哪个圈子,从哪个角度看进去,每个人都有美好一面也有平凡的一面,要看你恰好遇到的是哪一面。

说到这,想起一个题外话,有人说我写的东西是心灵鸡汤,抱歉我觉得不是唉,因为我自己也是拒绝听一些大道理的。许知远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人看这个世界都是带着偏见的。”经历不一样,得到的结论就不一样,把自己总结出来的人生经验,归纳成一段普世标准,强加在别人身上,是不是有点自以为是了。而我更倾向于过程的描述,默默地做一个敏感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如果恰巧我们有同样的感受,那我会欣慰、欣喜、心心相惜……

如果有一天,我也能把自己的笔端打磨的足够锋利,能把自己遇到过的人、看到过的风景、听说过的故事,记录、组合、美化、呈现、封存,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五一所见所闻所感作文二年级【二】

一个骄阳似火的正午,我正在阴凉的树荫下散步。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阵清脆嘹亮的歌声。我举头望去,只见一个头顶荷叶,身披红衫,穿着蓝裤,光着脚丫的牧童侧坐在牛背上放声歌唱。那头四肢粗壮的黄牛缓缓地走来了。

突然,牧童的歌声戛然而止。我正疑惑,他怎么不唱了呢?只见他侧耳倾听着什么。腾地,他一个鲤鱼打挺跃下牛背,蹑手蹑脚地朝一棵柳树走去。我恍然大悟,原来,牧童是想捕捉一只鸣叫的知了。

牧童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向蝉扑去,可蝉一泡尿,早跑了。他仍不服气,又向另外的一只蝉发起了“攻击”,经过四五次回合, “奸诈狡猾”的蝉终于被牧童给捉住了。可就在牧童喜滋滋地张开手时,蝉“嗞”的一声飞走了,恼的牧童连连跺脚。

还好,有只蝉正如痴如醉地趴在一棵白杨树的枝条上。牧童吸收教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鸣蝉,蝉被地抓住了。

牧童欣喜若狂,抓着蝉跨上牛背走远了。

我看后,诗兴大发,不禁低声吟诵起来: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五一所见所闻所感作文二年级【三】

烈日炎炎,太阳炙烤着大地,天空一丝云彩也没用,仿佛太阳无情的把云彩烤化了一般。柳树姑娘热得垂下身子,有气无力地低下头。

一个身穿红衣蓝裤的牧童骑在一头老黄牛身上,欢乐地歌唱,歌声是那么嘹亮、那么悦耳,动听的歌声传到了树林里的每个角落。

突然,歌声戛然而止,牧童让老黄牛原地不动。因为,他看到槐树上有一只知了,马上从老黄牛的背上跳了下来,他轻而易举地爬到槐树上,聪明的知了一下子预感到危险来临,迅速飞到另一棵树上。

牧童不甘心,一溜烟儿飞身下树,转身往家里跑。他拿好自制的竹竿网兜捕鸟器,到了那棵槐树下,飞快地再次上树,有了工具!这下应该十拿九稳咯!不过,小心为妙!他屏住呼吸,两眼盯住鸣叫的蝉儿,出手了!右手轻轻一网!果然网到了,知了在网子里痛苦地挣扎,牧童理也不理它……

太阳要落山了,牧童骑着黄牛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诗人袁枚见到了这一幕,赶紧飞奔回了客栈,写下了名诗句《所见》: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五一所见所闻所感作文二年级【四】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火红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一阵清脆嘹亮的歌声在树林深处回荡。歌声越来越近了,只见一个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牛背山。你瞧,他头戴着斗笠,一双乌黑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圆嘟嘟的小脸蛋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斜坐在黄牛背上,一边高兴地唱着歌,一边将小脚丫欢快地摆动着,好像做了好事被大人们夸奖了。肚子圆圆的老黄牛悠闲的迈着稳重的步伐,往村子里走去,似乎也沉浸在牧童那嘹亮的歌声中。

牧童唱得高兴,一阵清脆的蝉鸣声从附近响起。忽然,牧童从牛背山跳了下来,停住了脚,不再唱歌了。他又慢下步子,猫着身子,仰着头,牧童小心翼翼向蝉靠近。他原来是想捕捉树上的鸣叫的蝉呀!近了,又近了,只见牧童离蝉只有一步之遥。但蝉毫无发觉危险就要降临,仍然知了,知了地叫着。这时,牧童迅速地将双手向中间一合,蝉立刻变成了牧童的囊中之物。

牧童笑着,纵身跃上牛背,踏上了回家的路。

这一情景,刚好被清代大诗人袁牡看见了。随口吟诵道: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五一所见所闻所感作文二年级【五】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忽然闭口立,意欲捕鸣蝉。

欢快的歌声穿林而来,歌声越来越响,越来越近。

弯曲的小路上,一只黄牛慢悠悠地走来,脖上的铜铃声声清脆悦耳。

牛背上坐着一个牧童。他身穿红衫黑裤,打湿的布鞋上沾满泥土。回家路上,他放声唱着: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明亮的歌声和着青草的香味在傍晚的林中飘荡。

突然,一个更加嘹亮的声音响起。那直直的声音就来自旁边的杨树上。那是夏蝉在歌唱,好像与牧童一唱一和,又像与牧童一比歌喉。

牧童抬头左看右看。一只夏蝉附在杨树干上。它只顾唱着歌儿,好像都没有看见小牧童。小小的它声音可真不小。它头顶上的触须真神气。它薄薄的翅膀真透明,还带着黑色的细纹。

牧童出神地看着可爱的蝉儿,聆听着小小歌者的歌儿,一时都忘唱自己的歌了。

好久,牧童才回过神来。他紧闭嘴巴,让老黄牛悄悄走近杨树,然后悄悄地站到牛背上,屏着呼吸,伸手去捂鸣蝉,谁知蝉儿突然停止歌唱,翅膀一展就飞走了。

“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牧童的歌声又在林中响起。不知何处,那蝉儿又放声唱和,明亮的歌声与嘹亮的蝉声在树林上空久久回荡......